更多头条

完善监察案件中违法犯罪所得没收程序

在实践中,违法所得没收包括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犯罪所得没收包括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没收、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没收...[详细]

责编:王晏清 电话:010-84758805 投稿邮箱:wangyq@cass.org.cn

法理津梁:孙国华法学思想述要

只有在新中国法治事业70余年波澜起伏的历史脉络中,我们才能有足够宽阔的视野来审视这位卓越法学家的一生,进而真正理解法治...[详细]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法律史:一场跨文明的对话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法律史,试图提供一种跨文明的对话,以平等的声音逐渐矫正近代西方主导的法律知识生产机制与话语体系,进而...[详细]

中国宪法权力监督功能的规范分析

中国宪法的鲜明特色在于创置了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和公民监督等多种类型的监督制度,展现出强大的权力监督功能。2018年监察委...[详细]

人工智能开放性趋势下的知识产权制度

DeepSeek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崛起的生动缩影。或许它只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节点,更先进的技术将继续涌现,但它所引...[详细]

面向“三维世界”的数字法学

数字法学负有重要的时代使命与担当,应致力于提炼“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法学命题,创新自主的数字法学理论,从而塑造新时代的...[详细]

推动我国民事执行治理转型

“执行难”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民事司法痼疾。《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是2024年全国人大重点立法内容,虽然因“审执分离”...[详细]

认真对待积极刑法立法观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矛盾加剧以及风险社会命题被提出,积极刑法立法观成为当前刑法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积极刑法立法观强调积极...[详细]

数字化背景下刑事诉讼权利结构的优化

数字化背景下,刑事诉讼权利结构的优化对刑事司法公平正义和人权保障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在微观结构层面,应对刑事诉讼权...[详细]

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经济法根基

遵循经济法的原则和法理、优化各民族经济相依的制度运行,可为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奠定根基,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详细]

生态环境刑法立法的内在构造

在我国加速制定《生态环境法典》背景下,生态环境刑法立法的内在构造亟待进行科学化调整。应当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为生...[详细]

欧盟《移民与庇护公约》的新机制及挑战

《公约》将为欧盟机构与成员国在移民领域采取具体行动奠定政治基础,为各方协同合作指明方向。但与此同时,欧盟成员国在移民...[详细]

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

全面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是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以此带动依法治军整体推进。[详细]

神经犯罪学视角下的犯罪心理动力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心理与对策的应用学科,对犯罪动机的探索是其核心主题。近二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突破,对于犯罪人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