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于我们

  作为国家重点理论网站、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网站,中国社会科学网自诞生之日,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为己任,努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一是坚持聚焦核心。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网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胸怀“国之大者”,着眼“国之大事”,立体多维呈现人民领袖的思想真谛、实践伟力和人格魅力。

  二是坚持扎根学术。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深刻把握这一时代潮流和历史机遇,努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时代契机,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网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三是坚持双轮驱动。网络传播是典型的内容与技术双轮驱动,只有不断强化内容创新,注重技术赋能,方能占领先机,赢得主动。在科技迭代升级、裂变式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如何为装满“内容套路”的脑袋,装上技术思维的“代码”,显得尤为迫切。中国社会科学网一直探索利用内容科技赋能内容生产,为内容抵达受众提供更多渠道。我们将尝试推出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一位虚拟主播,让学术理论动起来、活起来,既要瞧见好看的皮囊,更要感受有趣的灵魂。

  四是坚持破局出圈。学术生产是科研工作者从事的系统化规范化研究行为,学术传播则要勇敢面对广大群众,不能故步自封,成为小圈子游戏。正能量是总要求,阅读量是生命力。没有阅读量的正能量,其价值要大打折扣。努力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中国社会科学网孜孜以求。我们尝试图文破局、音频破茧、视频破圈,最终是为了让受众“破防”。我们谋求从信息、情感、价值三个维度回应受众的多维需求,传递信息,就要真材实料;表达情感,就要真情实感;传播观点,就要真知灼见。我们希望能与受众形成信息、情感、价值的共同体。

 

  从这里走进“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坚强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强阵地;

  高端平台——学术理论网络传播高端平台;

  重要桥梁——哲学社会科学面向时代、深入实践、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学术建网——做好学术理论成果厚重展示,积极参与关于网络学术文章评价标准的构建;坚持以原创为主,非必要不转载,将原创文章精华编辑成册,逐步形成中国社会科学网刊集群;尝试为年轻学者开辟单独发表成果的渠道。

  资讯立网——建立学术资讯的数据库、索引库,打造“学术地图”,做好“社科关注”栏目建设,积极推动学术新闻的视频化,尝试推出“新闻发布社科体”,增强学术新闻传播力。

  评论强网——推动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网言网语的转化。多运用短语、金句,多运用微镜头、短视频,让目标受众更好地感悟思想真谛,真理味道,使哲学社会科学可亲、可感、可触。推进品牌建设,尤其是“社科要论”的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名账号、名产品、名专区。加强网上评论阵地建设,建立一支立场坚定、文笔隽秀的评论员队伍。

 

  中国社会科学网的首页分为六个版块。从上至下,依次为要闻区、专题专栏区、学术地图区、全媒体区、“三大体系”建设区、功能导航区。

  1.要闻区——党和国家的相关重大新闻,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要资讯。

  2.专题专栏区——专题如 “哲学社会科学这十年”“中华文明探源”“中国式现代化”等。专栏为二级页面,共八个,如“国际观察”“考古现场”“智库中国”等。

  3.学术地图区——包含“学术日历”“中国学术资讯”与“国际学术动态”,分别以日历和地图的形式呈现,分三期建设。

  4.全媒体区——包含视频、期刊、图书、报纸、网刊等内容,为视频、音频、图解、漫画的集合。

  5.“三大体系”建设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指向,将“三大体系”建设区设置在首页底部,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网的根基所在。

  6.功能导航区——分为学术理论导航、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媒体矩阵和友情链接。其中,学术理论导航包含了重点理论网站、重点马研院网站、重点资源库的集合等,可以成为科研人员的助手。

 

  第一,导向为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加强选题规划、议题设置,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成果。持续做好“社科要论”“理响中国”等品牌栏目,全力做好“正能量基金”支持项目“漫话新征程”“金牌思政课”“社科青年开讲啦”

  第二,移动为先。准确把握当前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和可视化的趋势,加强前瞻布局,打造移动内容精品,抢占移动传播先机。首先,平台建设是移动优先的根本。中国社会科学网的网站改版完成后,必须步入到平台建设阶段。其次,“可视化”是移动优先的“标配”。“可视化”的重塑,是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的关键。

  第三,内容为王。内容永远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是核心竞争力。如何做好学术传播的内容建设,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目前,内容领域存在内容贫乏、模式化、套路化,以及用一个模式服务不同类型受众的问题,内容供给远远跟不上人们的需求,“供需失衡”以及需求端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做好全媒体视域下内容生产的供给侧改革。

  第四,创新为要。首先,“融”字为先。推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从外在之融走向内在之融,文、图、音频、视频深度融合,打破学术传播的桎梏。其次,技术赋能。打破内容单向度固化思维,内容起到基础和先导作用,技术则具有关键效应和乘法效应。技术赋能,打破了内容的边界,为想象力插上翅膀。再次,形成联合矩阵。线上是共同家园,线下要形成“学术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