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小传③】哲学天才的独特性格

2023-10-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维特根斯坦小传①】哲学天才的人生传奇  

  【维特根斯坦小传②】哲学天才的创新之路  

  【维特根斯坦小传③】哲学天才的独特性格 

  [维特根斯坦小传④]哲学天才的深刻思想 

  【维特根斯坦小传之5】哲学天才的思想遗产 

 

  作者简介:江怡,山西大学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皮尔士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维特根斯坦哲学、分析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语言哲学等。代表作品有:《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1996)《维特根斯坦传》(1998、2018)《现代英美分析哲学》(2005、2023)《思想的镜像》(2009)《时代问题的哲学分析》(2022)等。发表中英文章三百余篇。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冷静客观的逻辑世界,由此他认为,他已经完成了描述世界的哲学任务,哲学上已经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了。所以,1919年从意大利战俘营返回奥地利后,他就基本上不再考虑哲学问题,而是进入了另一种生活,走向了日常的平民社会。从1919年到1929年,这十年的生活经历对维特根斯坦来说极其重要,因为正是他在这个期间体验到的平民生活,彻底改变了他的哲学观念,最终使他走向了一种新的哲学。

  作为富裕家庭的后代,维特根斯坦在战争之前一直生活在高贵的富有阶层,从来没有接触过下层社会。他的战争经历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苦难,也认识到了他熟悉的富有阶层的矫揉造作。他始终在追求一种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他希望能够在平民生活中可以找到这种生活方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会在战后到奥地利的边远山村担任小学教师,做了一个孩子王。

  

维特根斯坦于1922年1月在Otterthal, Kirchberg am Wechsel小学校

  据说,维特根斯坦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学生们都很喜欢他,愿意上他的课。我在他曾任教的特拉滕巴赫小学中看到了他与学生们的合影照片,看上去学生们与他在一起都很快乐。他不仅教会了小孩子们读书识字和数学计算等,还专门为他们编写了一本《小学字典》。这也是他生前出版过的除《逻辑哲学论》之外的唯一著作。但他对学生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甚至是严厉的体罚,这就导致了家长们的反感和怨言。另外,他多疑的性格和一些怪异的脾气,也让他与同事们难以相处,所以他在人际关系上始终不太融洽。他在1921年写给罗素的去信中就曾抱怨说,他在那里成天都被丑恶和卑劣所纠缠。当时,罗素正在中国访问,为中国人的勤劳智慧所吸引。他在给维特根斯坦的回信中,鼓励他不要对人性中的善良失去信心。维特根斯坦回信说,是战争给奥地利人带来了太多的灾难,使得人心中的善良都被毁灭掉了。虽然他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一些快乐,但在乡村小学中的这段生活,却令他感到非常不快。他在给好友恩格曼的信中就透露,他曾好几次想到自杀。联想到他的两个哥哥的自杀,这似乎暗示着他的家族中存在某种自杀的阴影。他自己也曾表达过,当时参加战争的一个心理动机就是希望能够在战场上完成自杀。当然,这种自杀心理并没有让维特根斯坦真正实现最后的自杀,相反,他的性格特征中的简单率直却让他可以不断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而他的忧虑和猜疑只是让他免于受到外部干扰和伤害的主要防御措施。

  

维特根斯坦(右上)与学生们在一起

 维特根斯坦编写的《小学字典》

  这里要特别说一说他编写的这本《小学字典》。虽然这只是一本学生字典,但它却是以维特根斯坦本人的教学经验为依据,其中包含了对语词用法的分析,这为他后来对语言用法的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思想素材。他在字典的序言里这样写道:“本字典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目前在缀字法教学方面的迫切需要。这是作者实际经验的结果:为了改进班上的缀字写作,为了能够让学生们获得语词拼写方面的知识,本书作者发现必须给他们提供一本字典。首先,这样一本字典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查找一个词。其次,本字典告知学生的方式是能够使他们永远地得到构词方法。在写作和修订作文时,语词的拼写就成了学生们迫切关心的主要问题。”正是这种对语言用法的特别关注,使得维特根斯坦在哲学思考中改变了之前对语言逻辑结构的静态观察方式,开始强调日常语言的具体用法,特别是想要从语言用法中发现人们的思维方式。当然,这些都是在他于1929年重返剑桥后的事情了。

  维特根斯坦的性格中有两个截然相反的特征,这就是他对精神世界的真诚率直和对社会生活的厌恶放弃。他总是希望能够过一种最为简单淳朴的生活,平民的生活世界原本对他有着极大的诱惑,但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他又总是表现出高傲自大,拒人千里。他对周边人的猜忌和排斥,使得他给人留下了难以接近的印象。在他工作过的三个乡村小学周围,人们对这位来自大城市的老师有些望而生畏,但对他的教学方式却总是提出各种抱怨不满。所以,维特根斯坦把这些年的教书经历看作是他一生中最为糟糕的时候。然而,他与孩子们在一起,却感受到了少有的快乐。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就曾说,他在学校里感到最为愉快的事情就是给孩子们读神话故事,因为在天真淳朴的孩子们身上,在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中,维特根斯坦才领悟到了生活的意义。也正是由于与孩子们有着愉快交流,所以,尽管家长们对维特根斯坦多有抱怨,但他依然坚持在不同的小学教书,直到拉姆塞和凯恩斯经过反复劝说而让他在1925年重返维也纳。

  

维特根斯坦在维也纳与家人在一起

  然而,维特根斯坦离开乡村小学回到维也纳,并没有直接回到哲学界,而是先在维也纳郊外的一个修道院当了一名园丁,后来又在维也纳市内为他的二姐玛格丽特设计和建造了一座房子,前后花费了两年时间。正像他做其他的事情一样,维特根斯坦对建造这所房子非常讲究,处处都从简单实用的原则出发。整栋房子仅仅是由水泥、玻璃和钢材构成,没有任何奢华装饰,但非常坚固耐用,带有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维特根斯坦在建造过程中非常注重每个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这也体现出他的完美主义的生活态度。房子建成后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赞扬,甚至被看作是另一部《逻辑哲学论》,认为它与《逻辑哲学论》有着同样严密的结构,有着同样的动态之美。维特根斯坦设计了房子的每个细节,高度体现了他的创造性:它免除了一切装潢,以精确的测量和严格的比例为特色。如今,这座房子被称作“维特根斯坦屋”,连同周围的一些建筑,已经成为保加利亚驻奥地利的大使馆。保加利亚政府为了表示对维特根斯坦这位大哲学家的景仰和怀念,尽量保持着这座房子的原貌,并在每次召开国际维特根斯坦会议期间,都会派专人引导与会者参观这座故居。据说,在1933-1938年的维也纳市内电话簿中,维特根斯坦一直被列为建筑师,虽然这座房子是他建造的唯一作品。如今,在他位于英国剑桥的最后住所,由剑桥市政府颁发的名牌上,他依然被称为“建筑师”。

  

“维特根斯坦屋”

  维特根斯坦在这期间还完成了一尊少女头像。这个未完成的头像被看作有着如同古希腊雕塑中的那种雅致娴静之美,这似乎是维特根斯坦心目中追求的精神理想。有人把维特根斯坦的面貌也比作古希腊的阿波罗,认为他内心的追求如同他的外表一样,充满了古典之美。但他的生活动荡不定,个性怪异多变,则与他的精致作品中表达的完美文雅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这种冲突恰好反映了维特根斯坦的个性特征,这既是完美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也是他真诚率直的性格与猜忌孤傲的心理之间的冲突。

  

维特根斯坦制作的少女头像

  长达六年之久的乡村教学让维特根斯坦深感人生的悲凉,尽览人世的丑恶。他从中非但没有实现他最初希望发现在平民社会中的淳朴善良的美好愿望,反而得到的是对人生的悲观,对人世的反感,这更加深了他原有的厌世情绪。所以,他也就自然放弃了教师工作。但他并没有马上重返哲学,因为他当时认为,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哲学上有所创造了,他对哲学研究失去了任何内在的冲动,他的“思想之源已经干枯了”。

  不过,维特根斯坦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与乡村小学的同事和孩子家长们为他是否体罚学生而陷入一系列官司之中的时候,他的《逻辑哲学论》一书的出版在维也纳的哲学圈里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维也纳大学的一批有着科学研究背景和科学探索精神的科学-哲学家们,对这本书的着迷已经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本小书,试图从书中的每句话中找到他们希望看到的哲学表达,并寻找各种机会希望能够与这本书的作者面对面地交流请教。经过拉姆塞的牵线搭桥,维也纳大学的马赫讲席教授石里克多次邀请维特根斯坦为他在1924年组成的维也纳小组成员详细讲解《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开始并没有对这个邀请给予重视,也不愿意参与这种有组织的讨论交流。但无奈石里克教授的三顾茅庐,维特根斯坦最终答应了他的盛情邀请,愿意与维也纳小组的个别成员进行私下交流,但婉言拒绝了石里克希望他能够正式参加维也纳小组的请求。这样,从1927年起,维特根斯坦就经常与维也纳小组的石里克、卡尔纳普、魏斯曼、纽拉特等人在一起讨论哲学问题,解答他们对《逻辑哲学论》一书内容的困惑。根据卡尔纳普的记载,这些讨论一直持续到1929年维特根斯坦与他断绝关系。断绝关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维特根斯坦认为卡尔纳普剽窃了他的思想。事实上,这种嫌疑是维特根斯坦对任何解释他思想的人的常有反应,包括对魏斯曼的工作也提出了同样的责备,导致魏斯曼的早期著作无法在其生前发表。

 

石里克(Moritz Schlick)

 

魏斯曼记录《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

  通常认为,正是在与维也纳小组成员的讨论过程中,维特根斯坦发现自己的思想之源并非真正枯竭,他还能在哲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的工作。但实际上,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小组成员的交流,是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思想得到认可和尊重,这是给予了他重拾哲学的重要信心。在心理学上,自卑与自尊是相辅相成的。维特根斯坦在与人交往中的猜忌抱怨,正是他缺少自信和自尊的直接反应,而维也纳小组成员对他思想的尊重,让他在心理上感觉到自己在哲学上的真正价值。当然,促使维特根斯坦完全重返哲学研究的重要外因是,他在费格尔和魏斯曼等人的建议下,于1928年3月聆听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数学家布劳威尔的一次讲演,题目是《数学、科学和语言》。在讲演中,布劳威尔反对把数学归结为逻辑的倾向,认为数学的抽象是与日常语言的使用密切相关的。这与维特根斯坦之前的哲学观点是大相径庭的。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认为,逻辑是构成世界以及一切命题的根本法则。但在聆听了布劳威尔的讲演后,维特根斯坦开始意识到,逻辑并不能解决语言的结构,相反,语言的运用才会确定逻辑的法则。当然,他能够有这种意识也与他的小学教学经验有关。正是在教授孩子们如何学习语词的意义和拼写过程中,他发现,语言的意义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们,而不是取决于语言固有的逻辑结构。这样,维特根斯坦终于找到了自己值得重返哲学的起点。1929年1月,维特根斯坦正式返回剑桥,重新开始了他的新的哲学之旅。

  重返剑桥被看作是维特根斯坦思想发生转折的重要标志。但事实上,在他最终决定重返哲学之前,他的哲学思考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向,即从对语言结构的静态分析转向了对语言用法的动态考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小学的教学实践,他对语言构词法与日常使用之间的关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发现语言构词是在大量的语言用法中完成的;正是通过对语言用法的观察分析,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游戏”的概念,并用这个概念去分析我们对日常语言用法的不同观察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对大量语言用法的观察,维特根斯坦发现,在日常语言使用的背后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他把这些习惯解释为“遵守规则”。虽然我们并不是在了解规则的前提下去遵守规则,但我们却必须把所有的语言使用都用规则加以解释。这个悖论被称作维特根斯坦式的“遵守规则悖论”。维特根斯坦正是在不断解释语言游戏和遵守规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由此与自己的前期思想分道扬镳了。

  当然,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转变并非一蹴而就的。在他返回剑桥后的头四年间,即1929-1933年,他的思想始终处于转变之中。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转折时期”,也被称作维特根斯坦思想发展的“中期阶段”。他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授课向学生传达他的思想变化,他的授课记录在他去世后以《蓝色和棕色笔记本》以及《维特根斯坦1930-1932年剑桥讲演集》为书名出版。当然,他在这期间也写下了大量的哲学笔记,后来以《哲学评论》《哲学语法》以及《数学哲学基础评论》等为题在他去世后出版。通常认为,这些著作反映了维特根斯坦在转折时期的思想变化过程,但由于尚未形成明确的思想观点,因而被认为在哲学价值上不如《逻辑哲学论》以及后期哲学代表作《哲学研究》等。但我们必须要看到,他在转折时期完成的著作为他后期哲学的形成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从他后期的《哲学研究》以及《论确定性》等著作看,他在转折时期的思想表达已经部分地被纳入到后期哲学的思想论述之中。因而,国际研究界普遍认为,维特根斯坦在转折时期的思想应当被看作是他后期思想的前期准备。

  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起点是对他自己的前期哲学的批判。从时间上看,他首次公开表示对自己前期哲学的不满,应当是在1929年7月举行的英国哲学家年会上。他原本为这次会议准备了论文《关于逻辑形式的评论》,但在宣读论文时,他却临时改变了主意,替换为一个关于数学中的无限性问题的话题。这个改变是由于他对之前准备的文章感到不满,那篇文章代表的正是他在《逻辑哲学论》中表达的主要思想,如强调原子命题是一切命题的核心,以及从不同的日常语言命题中可以分析出它们的逻辑形式,等等。在他现在看来,这些观点都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不再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对命题形式的逻辑分析揭示出世界的逻辑结构。1929年11月,维特根斯坦应邀在一个非哲学专业的学会上发表了一次关于伦理学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明确表示接受摩尔关于伦理学的定义,即根据伦理学术语在不同场景的用法去确定它们的意义,而不是寻求使用了这些术语的命题的逻辑形式。这被看作是维特根斯坦首次公开自己思想的转变。

  当然,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转变,虽然起于对自己之前的哲学的批判,但转变的核心还是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哲学观念。之前我们看到,维特根斯坦的性格特征中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孤傲,这种孤傲在哲学思想中的反映,就是哲学观念上的特立独行。早在他的哲学生涯开始之时,维特根斯坦就明确地提出了与传统哲学分道扬镳的哲学观念。在1914-1916年的笔记中,他指出,哲学不是一种自然科学,它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实在世界的图像,也不能用于证实或否定科学的研究;哲学中没有归纳,没有任何或然的假设。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更是明确地指出,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其结果不是由命题表达的哲学知识,而是通过逻辑分析阐明存有问题的命题。因此,哲学的任务是通过展现这些命题的真值函项而澄清它们。在他思想转折时期,维特根斯坦虽然坚持把哲学看作一种活动的观点,但他不再坚持关于哲学解释和阐明目的的看法,而是把哲学研究活动看作是对哲学问题的消解。在这里,他提出,哲学所能做的只是破除一切偶像,通过不加解释地展现日常语言的各种用法,揭示出一切哲学问题原来都是产生于对这些用法的错误使用。所以,归根到底,哲学的任务是要使得我们看到,哲学的产生是由于对日常语言的误用,而避免了误用也就消除了哲学本身。虽然维特根斯坦在思想转折时期提出的一些观点在后期哲学中被逐渐放弃,但这种对哲学性质的观点却得到了保存,并在后来的哲学思考中被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与传统哲学和他前期思想断裂的崭新哲学,在这种新的哲学中,讨论的话题主要围绕语言游戏、遵守规则、数学基础、心灵活动、生活形式等等展开。

  1936年,维特根斯坦开始正式写作后来以《哲学研究》为题出版的著作。所谓“正式写作”,是指与他当时的其他笔记或讲座记录不同,他是为了出版而写作这部著作的,所以,他的写作就更为细致和谨慎,到1938年完成了前言部分和正文的188个条目。但他对自己的写作并不满意,所以没有交付出版,而是束之高阁。直到1944年,他才继续补充修订,把原来的条目扩充到421个,并在1945年重新写了序言,同时增加了272个条目,最终使全书有了693个条目。这些构成了《哲学研究》第一部分内容。1946年,维特根斯坦辞去了教授职务,1949年在爱尔兰完成了该书的第二部分内容。《哲学研究》最终是在维特根斯坦去世后的第三年即1953年出版,这是他在生前交代过可以在他死后出版的。因此,这本书就被看作维特根斯坦成熟的后期思想的主要代表著作。关于这本书的详细内容以及与《逻辑哲学论》的比较阅读,我们将在下一篇中再做介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