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交流与交融,作为贯穿民族生成、演进至融合全过程的基础社会互动机制,对文明的承续、社会的演变及历史的推进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催化作用。当前,随着民族间互动频次的显著增强,以音乐作品为典范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了亟待深入探讨的关键议题。
2025-04-29协同推进数字化与绿色化是产业转型的重要导向。数字经济在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改善能源结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只有通过协同转型有效降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规避能源与碳回弹效应,才能保证数字经济发挥出预期的节能减排效果。
2025-04-177月13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24·京津冀蓝皮书信息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
2024-07-156月20日,由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韩晗领衔编著的《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出版一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2024-06-24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战略举措,并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数字技术赋能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成为了目前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
2024-06-26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本主义传统,包括以“道”命名的形而上观念、以人的生存发展需...
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人才流动、全球人才竞争是当今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