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学的本质内涵不仅破除了西方经济学将学科内涵固化为研究经济“理性人”及其逐利物用规律的偏狭深描,更要进一步打破西方学界将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支撑、建设文化强国与经济强国视为二元分裂、互不关联的传统学科体系分类方式,进而打破西方话语霸权长期禁锢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分类,将人文与经济双强同步列为同一学科研究对象,进一步揭示人文与经济相互贯通、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双向转化形成的人文经济形态。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27_5912751.shtml
人文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立足文化和经济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人文关怀、生态保护、共同利益嵌入经济活动,使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因此,人文经济学能够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探索出一条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新模式。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27_5912752.shtml
基于中国人文经济实践,系统总结经验启示,发现文化与经济建设的新问题,提炼人文经济学的规律性认识与概念范畴,持续推动人文经济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人文经济学研究应致力于解决中国问题。例如,如何促进文化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相互转化,如何推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如何巩固数智时代的文化主体性。应以人文经济学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27_5912756.shtml
人文经济学以人文经济作为核心范畴,旨在探讨人文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人文力量推动经济发展。而人文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又包含三重方式:以人文生产方式释放经济社会价值、以人文调节方式规范经济行为秩序、以人文引领方式重塑经济发展目标。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27_5912757.shtml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的成就,开创了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内在统一的新范式,为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经济学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27_5912758.shtml
人文经济学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理论完善和实践引导,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重新确认和回归,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标识性范畴。人文经济学的价值意蕴,可以从意义和内涵两个视角加以深入剖析。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27_5912753.shtml
苏州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人文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使命担当,第一时间启动实施人文经济学研究工程,组建“人文经济苏州研究中心”等人文经济学专门研究机构,同时举办人文经济学主题学术活动,推动人文经济学专项研究和实践,发布苏州人文经济研究“揭榜挂帅”课题,一批有高度、有深度的理论成果迅速形成,为人文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具有丰富借鉴意义的实践样本。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27_5912754.shtml
人文经济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强调人文资源、人文生活与人文精神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赋能机制。人文经济学的理论视野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当物质层面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更需关注人在非物质领域的行为选择、价值取向,以及个体幸福感的生成路径。浙江文化出海不仅是对人文经济学理论成果的生动践行,更在全球化语境中为中华文化出海开辟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其探索过程本身已成为滋养人文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鲜活注脚。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27_59127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