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维特根斯坦及其在当代世界的回响

2024-01-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导语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西方世界的一位“哲学天才”,他的传奇人生、神奇经历总是伴随着他的独创思想而为人称道。当我们对这位传奇人物浮想联翩时,我们更不要忘记他的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由此,我们特邀请山西大学国际维特根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江怡教授、副主任陈常燊教授以及中国维特根斯坦学会秘书长代海强副教授,结合维特根斯坦的传奇生平和独创思想,向读者立体展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及其对人类语言活动背后本质的深刻洞见。

 

  

 【维特根斯坦小传①】哲学天才的人生传奇  

  在西方,他塑造了当代哲学的另类形象,在东方,他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日常。无论是小说艺术,还是歌曲传唱,他的身影似乎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就是当代著名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虽然“维特根斯坦”的大名早已传遍世界,但维特根斯坦究竟何人,他何以被编入被亿万人传唱歌曲,却并非为人知晓。

  特根斯坦的传奇一生坎坷复杂,充满了许多至今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说故事。比如,他厌恶学院派的生活方式,不喜欢与人争辩,宁愿躲进挪威的偏远山林,逃避喧嚣的现代社会生活。他满怀对人类理智最纯洁的情感,寻求简单而又完美的世俗生活,简朴的日常生活让人觉得似乎来自于另一个世界。他放弃丰厚的家庭财富,自己独身生活,专心投入哲学思考,以他的整个生命实现着他的哲学理念。这一切都引起人们对他生活经历的强烈好奇。维特根斯坦曾用“家族相似”一词解释各种语言游戏之间的共同特征,这是来自他自己庞大的家族。 【原文阅读】

 

 

前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连续性——从对科学与哲学的反思视角来看

  维特根斯坦所处的时代,正值科学与哲学快速发展,哲学与科学关系的争论异常激烈。他所面临的挑战性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哲学为科学奠基,表现为形而上学思维,体现出哲学科学化的倾向;二是科学取代哲学,表现为科学主义思维,反映了科学哲学化的表现。纵观维特根斯坦一生,在他的前后期哲学中始终保持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连续性特征,他以一种元哲学式反思表明,哲学与科学具有不同属性,分属不同的视角,二者不应放在同一思维框架内比较,哲学的目的在于思想的澄清和概念混乱的清除,不应承担科学奠基的作用,也不是可被科学取代的附属品。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无论是传统哲学还是科学主义,最大问题在于坚持一种固定的方式看待世界,这不仅会造成其自身内部的困难,而且会妨碍对世界的多样性理解。在这个意义上,维特根斯坦指出,传统哲学和科学主义同根同源,都是以科学思维方式为导向的一元视角主义。不过,他提醒人们,事实的发展并非总是以一成不变的样子出现:“‘当然,这必然会如此发生。’然而,我们应该想到:它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通过许多其他方式发生。”   【原文阅读】

“逃离语词”——维特根斯坦的艺术批判  

  维特根斯坦出身于奥地利的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知名的视觉艺术赞助人,母亲曾长期主持维也纳最著名的音乐沙龙。他本人擅长演奏单簧管,艺术批评和美学思考贯穿于其一生。对他而言,美学并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其哲学运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前期维特根斯坦将艺术审美与伦理道德相提并论。他在《逻辑哲学论》中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学和伦理学之间存在一种根本上的共性:“伦理和美学是同一个东西。”“美”和“善”都是价值概念,都属于《逻辑哲学论》中的所谓“神秘之域”,其语义内涵都是一个空集。在他看来,的确有不可说的东西,它们显示其自身,它们是神秘之物。这里的“神秘之物”仅就其逻辑—语义学上不可被言说而言,它们显示其自身的价值。我们不能将它理解成为某种“难解之谜”,因为只有难以解释的现象、难以回答的问题才是神秘的,但是我们从艺术审美领域提不出任何有意义的问题,当然也提不出任何难解之谜,因此也不可能存在任何一种有意义的回答,不管它是对的还是错的。鉴于此,维特根斯坦指出,谜是不存在的,当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它也就可能得到解答。  【原文阅读】

 

  【维特根斯坦小传】哲学天才的创新之路  

  在年轻的维特根斯坦眼中,剑桥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令人着迷的世界,而他最终转入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两个重要转折:一个是从漫无目的地自我探索转向了有明确导师指引的全新学习;一个是从主要依靠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转向了主要通过理论思考的哲学探索。  【原文阅读】

哲学天才的独特性格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冷静客观的逻辑世界,他认为,他已完成了描述世界的哲学任务,哲学上已经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了。所以,1919年从意大利战俘营返回奥地利后,他就基本上不再考虑哲学问题,而是进入了另一种生活,走向了日常的平民社会。

  作为富裕家庭的后代,维特根斯坦在战争之前一直生活在高贵的富有阶层,他的战争经历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苦难,也认识到了他熟悉的富有阶层的矫揉造作。他始终在追求一种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  【原文阅读】

哲学天才的深刻思想 

  维特根斯坦还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前后顺序颠倒过来,试图用理想的逻辑世界的命题结构关系解释现实的外部世界的事物事件之间关系的可能情况。这正是《逻辑哲学论》所要完成的工作。简单地说,这本书的主体部分是七个主命题,每个命题下面又按照逻辑顺序或重要性先后出现数字不等的许多分命题,用于解释每个命题上一层的命题,由此构成了全书的命题逻辑结构。 第一个命题:世界就是所发生的一切;

  第二个命题:所发生的一切,即事实,就是事态的存在;

  第三个命题: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

  第四个命题: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第五个命题: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

  第六个命题: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就是命题的一般形式;

  第七个命题:对凡是不可说的就必须保持沉默。

  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解释和说明,它们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第一和第二命题,提出了关于世界的逻辑构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这就是为什么罗素要把这个哲学的发明权归属于维特根斯坦的原因;二是第三和第四命题,提出了关于命题与世界关系的图像论思想,这被看作是维特根斯坦哲学中最具独创性的部分,这也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描述关系;三是第五和第六命题,提出了关于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理论,这是维特根斯坦对现代形式逻辑的重要贡献;四是第七命题,是关于不可说的神秘之物,由于这个命题之下没有任何子命题加以解释(当然也不需要),所以,对这个命题的理解就变得扑朔迷离……  【原文阅读】

哲学天才的思想遗产

  究竟如何评价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一生,在西方哲学界和学术界,自他去世之时起就没有停止过争论。无论是否存在“维特根斯坦现象”,还是存在“天才之责任”,维特根斯坦都始终作为传说中的主角备受瞩目。时至今日,这种关注已经不再是哲学家们的一个话题,而是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甚至演变为一种社会关注的传奇人物。今天,每当谈论起这位天才人物的传奇一生,谈论他给这个世界留下的精神财富和思想遗产,依然会引起我们的极大兴趣。但是,维特根斯坦真正留给这个世界的最为重要的遗产,不是他作为富二代散尽财富的神奇传说,也不是他看透人生而自寻死亡的多次尝试,而是他在现代哲学王国中我行我素的哲学牛仔形象,是他对后来哲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原文阅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