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⑯】

王丹莉:自立自强——中国式工业现代化之路

2023-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编者按: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职责使命,全面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根本任务,扎实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专栏,邀请青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畅谈学习体会,激发广大社科青年的学习动力和行动自觉,为奋力开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境界作出更大贡献。

 

 

  王丹莉,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一财经》《工业化与中国道路》《维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论》等著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中国以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实践,深化了东西方对于“现代化”及其实现路径的理解。百年以来,工业化目标的确立与中国特色工业化体制的演进,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在不懈探索与努力中,中国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的中国式工业现代化之路。 

百年梦想:社会主义理想下的工业化目标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推进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波折。为了救亡图存、国富民强,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先后涌现出各种各样推动实业发展的思潮与方案。如何在积贫积弱的基础上启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成为无数仁人志士关注的命题。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有感于国外工业经济的压迫,就提出了“中国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的主张,希望通过“兼程并力社会共营”的方式,改变当时中国社会资本“零碎散乱”、根本无力与国外资本竞争的局面。重要生产资料要“归社会公有”,在中共一大时被写进党的纲领。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包括电力、煤炭等在内的核心工业部门多为外国资本所控制,这种独立性的缺失使中国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20世纪30年代初,中华工农兵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既提出了要促进工业发展的主张,同时又明确为确保国家的完全独立与民族解放,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的一切经济命脉”必须“实行国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发展和工业化的目标日益清晰。1945年中共七大报告正式提出,要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追求国家的完全独立、建立不依附于外国资本的独立的工业体系,采取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全面推动实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工业发展与工业化设想的鲜明目标和特点。这些指导思想已经部分地反映了赶超的工业化诉求,对中国后来的工业化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伟大奠基:新中国独立自主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开拓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国家的基本统一与独立为中国工业化的真正启动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西方国家严厉的贸易封锁禁运下,中国逐步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为了彻底改变原有的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基础过于薄弱的落后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很快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和逐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以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动有限的资源向最亟需发展的冶金、机械、电力、煤炭等工业部门集中,全面提升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在改变产业布局的同时,新中国工业化初期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以国家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改变工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从“一五”时期开始,中国工业投资的区域结构不断调整,中央有意识地一再加大对西南、西北、中南等工业相对落后地区的投入力度,在内地筹建和培育新的工业基地,从而改变了1949年以前工业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区域间极度不均衡的发展状况,为中国自身产业链条的构建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主导的工业化完成了初步构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艰巨任务。在这一任务完成之后,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市场在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和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政府的职能和调控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产业发展中的短板与薄弱环节始终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大力推动制约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与基础设施建设,90年代将传统产业改造、高技术产业培育提上日程,新旧世纪之交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求,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在不断探索中推进。

新时代:走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制造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环境与经济形势日益错综复杂。从国外来看,全球化潮流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呈现逆转趋势,美国等西方国家近年来日益鲜明的贸易保护倾向给全球贸易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尽管制造业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可观,但中国仍需要解决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亟需改进等问题,中国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2012年以来中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政府着手在产业政策、科技管理、市场环境、人才培养等各个层面构建激励创新的长效机制,消除束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各种体制障碍,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环境。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未来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中国将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影响和重塑着世界产业格局。中国在一些重要的产业领域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在工作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基础材料等方面中国依然面临技术瓶颈。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核心技术、前沿技术的研发与攻关受到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中国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国在继续保持对外开放的同时,亦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自立自强的制造强国而努力,在开放、学习的姿态中坚守一条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

  中国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推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并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理论来指导新时代的崭新实践。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的方法论。

  从一个世纪前社会主义理想下的工业化设想,到本世纪中叶即将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诉求始终包含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部分:其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层面的发展,其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后发大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二是社会主义价值层面的追求,其目的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公正、平等与发展成果的共享,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独立自主的工业化体系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一以贯之的目标,也是中国未来努力的方向。

 

  推荐阅读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⑮】王璐:推动新中国史研究高质量发展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贺钦: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正能量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⑬】章舜粤:从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和把握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张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由之路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⑪】朱学磊:努力开辟宪法全面实施新境界

 
 
 
关键词:新中国史研究;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