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

2025-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学是一门研究中国的综合性学科,涵盖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领域,是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的主题是“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深刻印证了中国学所具有的贯通古今的广度,以及探寻中国道路文明内涵和挖掘中国道路全球价值的深度。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10/t20251029_5921395.shtml

  中国学的角色、性质及其重要性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映射了中国自身的发展轨迹。二十年前,中国学的面貌截然不同。彼时,受中国发展阶段所限,无论是中国国内学界还是国际学界,对中国学的研究相对集中于中国本身,且研究主体多为汉学家。随着中国的崛起并日益成为全球性大国,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学以及对中国学的关注已然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10/t20251029_5921396.shtml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成功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遵循法治规律、通向法治强国的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法治建设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理性使然,是法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完美结合。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10/t20251029_5921397.shtml

  纵观历史,每当提及中国,人们总会联想到一个灿烂的文明和伟大的国度——这是一个以和平、可信著称的国家,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展现出耐心与长远眼光。中国无意破坏国际环境,也不会动用军事力量威胁他国,因为它既无扩张主义野心,也不信奉军事联盟。相反,中国致力于以智慧引领世界,并成为值得效仿的典范。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10/t20251029_5921398.shtml

  从学理上看,区域国别学与世界中国学应该相互借鉴,因为两者有共同需要解决的学理性问题,即如何理解一个异质的他者。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上看,区域国别学与世界中国学也应该且必须相互协作,以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帮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10/t20251029_5921399.shtml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开创与深入推进,为人类的现代化事业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理解这条道路,需要将其置于中华文明赓续的历史坐标系中,方能窥见其深厚的学理根基。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10/t20251029_5921400.shtml

  本研究所构建的用于解释当今中国和世界经济中的一些难题的新范式——“世界性经济循环论”,是一个尝试解析作为深层部分的超长期世界性经济循环机制的新理论。该理论旨在为中国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与国际社会进行协调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10/t20251029_5921401.shtml

 

【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