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四大全球倡议”彰显和平与发展逻辑
2025-10-13
作者:
查建国 陈炼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10月11日,“四大全球倡议”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列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记录了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丰富而生动的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表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要有整体和系统的学习方法,要与时俱进、科学准确地理解和界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世界大势。
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起,明确了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原则、路径、导向和重点领域,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全球治理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提升中国的全球治理理论话语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认为,“四大全球倡议”是个整体,形成了发展为基础、安全为保障、文明为纽带、治理为协同的“四位一体”互动框架,共同服务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目标。就内在逻辑关系而言,“四大全球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从理论一致性来看,两者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同时,两者把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重要的理论纽带,都坚持多边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共同的先进思想和理念。
与会学者表示,需持续加强“四大全球倡议”的理论阐释与传播,扩大和夯实国际共识的基础,引领国际社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道上不断砥砺前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任红岩表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要始终坚定不移践行贯彻党中央对外大政方针,毫不动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会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
【编辑:刘娟(报纸) 齐泽垚(网络)】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四大全球倡议”彰显和平与发展逻辑
45粒小豆,重写东亚农业起源史
学者建议:应重视纵向研究的“长期影响力”
全球人才多向流动亚洲国家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