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7月9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理润申城·虹口丨理润虹口”理论对话活动在上海举办,活动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打造理论宣讲与新兴领域发展双向赋能新模式。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一级巡视员任小文,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等出席,并向科创企业和基层宣讲团代表赠送理论书籍。
“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理润申城·虹口丨理润虹口”理论对话活动现场,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何卿主持本场活动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一级巡视员任小文,中共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等向科创企业和基层宣讲团代表赠送理论书籍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虹口区科创企业代表,上海蓝晶微生物副总裁张甄杰、数传集团联合副总经理王琪和三峡(上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宵做专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剑波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教授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市虹口区科创企业代表,上海蓝晶微生物副总裁张甄杰、数传集团联合副总经理王琪和三峡(上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宵围绕主题分别从生物科技、数字出版、智能检测等领域,分享了企业在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成果。
在主旨演讲环节,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表示,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中国发展正经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中国绿色转型当前处于新能源产业化主导阶段,未来将进入产业新能源化主导阶段,即中国未来发展的三碳创新,即低碳、零碳、负碳,最终实现碳中和。他还提出中国的优势在于完整的制造业供应链和工程师红利,这为绿色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中国将在全球绿色竞争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剑波深入剖析了科创企业的发展路径,认为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他提出,优质科创企业必须具备三大核心竞争力:首先是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其次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力,最后是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能力。在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创企业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是维护国家科技安全的重要保障。他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服务。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提出,数字经济包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路径,在数实融合背景下,要的不是各行业简单的在数字层面形式上的转换,而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重构生产关系,形成适配数字时代的新组织形态。在AI赋能产业进程中,中国应着力创新行业标准,抓住技术革命先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专家与现场听众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融合”“青年人才培养”等议题互动交流和本场活动合影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在互动交流环节,专家学者与现场听众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融合”“青年人才培养”等议题开展探讨交流,并结合案例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为扩大优秀理论学习资源惠及面,组织方还面向虹口区各级中心组和基层宣讲团进行了线上播出,实现同屏共听一堂理论课。
本场活动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何卿主持。“理润申城”一站式基层理论宣传普及项目依托市社联学科优势与人才优势,发挥专家学者推进理论宣传“深下去”的关键作用,着眼区域发展重点、基层治理难点、群众关心热点,为基层解疑释惑、为发展把脉出招、为治理凝心聚力,形成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基层治理实践者共论、共建、共治的“思想磁场”。
本场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市社联、虹口区委宣传部共同承办,虹口区科经委、北外滩街道党工委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