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5-07-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伟大建党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之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重温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增强精神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谱写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坚守理想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回溯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事实有力证明,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坚持真理,就要不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谱写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出发,不断在实践中铸牢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锻造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意志品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特质。党的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斗争史,一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创业史,一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人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始终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要“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同志都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本领,坚定斗争意志,把好斗争方向,站稳斗争立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不断征服新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继续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锻造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意志品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中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对党忠诚,是每一位党员在入党宣誓时对党许下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也是每一位党员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对党忠诚,要求共产党人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是因为党对人民饱含深情,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断锤炼全体共产党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不断锻造带领人民的核心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进而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身历史命运,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邵贤曼

  网络编辑:胡子轩

【编辑:邵贤曼(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