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汇聚推动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指向在物质层面创造人间奇迹,更要在精神层面创造与之相匹配的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论表达,是我们党历经百余年探索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力量。它不仅与党的生命力深深熔铸在一起,构成了辐射中国革命整个历程的精神支撑,更是穿越滚滚历史洪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理论创新、价值整合、共识凝聚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仅要传承历史经验,更要立足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谱写新时代的建设篇章。
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伟大建党精神中包含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神追求,是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底蕴深厚,同时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在秉承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世界、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应用和转化创新。回顾党领导建设现代化的百余年探索实践,正是源于伟大建党精神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孜孜追求,理论创新的步伐才从来没有停止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复杂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其他国家现代化所没有的特殊问题境遇和矛盾,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直面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命题、新需求,强化问题导向,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去总结历史、研判现实、前瞻未来,不断深化对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以持续不断的理论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锚定正确发展方向,促进中国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信仰根基,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自觉,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领导根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伟大建党精神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镌刻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的主题当中,强调不仅要内化于党性,更要外化于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实践行动当中,成为历久弥新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开新局相互交织,既为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了机会与可能,同时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稳固提出了更高要求。风险与挑战并存,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良性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领导力量已经成为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效能的必然之举。目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全社会推行深层次、大范围、高风险性的社会改革,需要我们党从思想、管党、执纪、治吏等各个方面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方面,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永葆为民情怀。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不为浮华名利所诱,不为金钱物欲所动,不为狭隘私心所阻,不为错误思想所导。另一方面,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秉承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基本立场,直面党的内部问题,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同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切因素作坚决斗争。
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价值共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应对新时代新挑战中赢得主动权,既保持独立性又能深度参与到世界精神文明发展进程中去,并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领战略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先进文化财富,既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更是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导致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新境遇。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需求,大大增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难度。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必然要求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守正创新,在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建设,要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之新;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之正,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之新。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更要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需,把理论根源、实践基础和文化血脉与时代变迁、世界变化有机联系起来。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恢宏眼光观照时代发展特征和世界格局变化趋势;要用新思维来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保证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底色的同时,体现新时代的特色,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思维和实现方式,最终在守正和创新良性互动基础上创造更高类型的文明,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式现代化拓展全球视野。伟大建党精神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促进世界多元文明共同繁荣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伟大建党精神中蕴藏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等宝贵精神品质推动我们党不断开拓创新,冲破西方现代化的迷雾,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解构与超越,提供了突破西方文明统摄、通过文明互鉴构建世界文明新图景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有效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治理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不断拓展全球视野,充分展现大国担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展现积极作为的重要举措。一是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承担全球责任,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二是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的共生发展,通过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助推世界文明价值观的重构与转型。三是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塑造,为推动人类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系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邵贤曼
网络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