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025-05-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5月13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两个毫不动摇’与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研究”开题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泓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两个毫不动摇”与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不但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深远影响。希望项目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吸引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进行深入研究,产出更多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张旭介绍了项目整体情况并作开题报告。他表示,“两个毫不动摇”是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根本保障。项目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历史比较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以解决“两个毫不动摇”实践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为基本导向,深入探讨何为以及如何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这两个关键性问题,并对由“多种”到“各种”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时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的认识、发展混合所有制对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引领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刻思考。项目将重点探讨“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内涵、历史必然以及时代价值,进而提出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制度建议。

  项目由“两个毫不动摇”的实践过程与存在问题,“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基础与内涵,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优势,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路径五个子项目组成。会上,子项目负责人汇报了各自研究内容。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对项目进行了评议。

  评议专家认为,“‘两个毫不动摇’与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研究”项目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展开,对该领域已有的代表性成果、观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明确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项目以各种所有制经济作为立足点研究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跳出所有制中性论,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有机兼容展开研究,对研究的元点基点问题的把握准确到位。选题立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实践背景,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出发,从学理上进一步研究和说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支撑。

  评议专家表示,项目组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同时融合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合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体现了守正创新的研究原则。项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比较分析、调查研究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清晰可行,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评议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厘清“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各种所有制经济”这两个概念,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学理性研究和阐释,以凸显项目研究的创新性。要更加注重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三个主要内涵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出发,深入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为什么可以并存、必然同时并存,并且能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两个毫不动摇”内容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解读,从而更好理清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项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部分青年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其他相关单位和院外高校代表参加会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