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5月12日,第二届中欧关系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学院宫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比利时皇家海外科学院、比利时根特大学、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共同主办,主题为“中国与欧盟关系五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特命全权大使蔡润,比利时皇家海外科学院常任秘书长菲利普·德·玛耶尔,欧盟对外行动署亚太总司中国处处长多明尼克·波特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和欧洲学界的10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赵志敏首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研讨会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2025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5月6日,习近平主席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强调中欧双方要深化战略沟通,增进理解互信,巩固伙伴定位,扩大相互开放,妥处摩擦分歧,开辟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他表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多边主义正遭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排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零和思维”的多重挑战。中欧双方要践行开放发展理念,为动荡不居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正能量;要秉持多边主义初心,团结世界各国共迎挑战、共谋合作、共同发展;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慧、构筑桥梁、夯实根基。他指出,智库交流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合作。期待与会学者共同勾勒未来50年中欧合作共赢之道,积极为构建新时代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言献策,为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蔡润在致辞时表示,2025年是中欧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本次研讨会对增进中欧相互了解、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欧关系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最宝贵的经验是相互尊重,最强大的动力是互利共赢,最一致的共识是多边主义,最准确的定位是伙伴关系。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欧关系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双方应携手努力,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既成就彼此,也照亮世界。他指出,中欧要加强对话合作、坚持开放发展、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双方要以建交5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层往来,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共同办好庆祝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中国坚定致力于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中方愿与欧方继续深化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等框架内的合作,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研讨环节由三个分论坛组成,分别聚焦全球经济、全球治理和中欧对话。中欧双方专家学者围绕中欧关系、欧美关系、中欧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中欧相互认知与人文交流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中欧建交50年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全球地缘政治变乱交织的背景下,双方对话具有紧迫而重大的意义。中欧国情不同,在交往中出现误解和分歧是正常的,双方应秉持建设性的姿态增进对彼此的理解和认知,扩大共同利益,加强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