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历史编纂学研究,史志共书《中国全面小康志》

2025-05-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孙美娟 通讯员邱霞)为推进《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研究编纂任务,5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召开《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推进会,旨在以创新工程为牵引,融合发展国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和学科创新建设全面展开小康志编纂。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小康志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宋月红主持,各分志负责人和科研办学术处、信息中心负责人以及全体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小康志研究编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宋月红表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一历史性成就和荣光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国史研究以地方志编纂小康社会发展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从政治上、理论上深刻认识小康志研究编纂工作,把国史研究与地方志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深刻彰显小康社会建设和发展在新中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国史研究承担地方志研究编纂,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机遇与条件、重大责任与学术使命。要进一步增强国史学科意识,充分发挥史与志两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以地方志赋能国史研究,推动构建国史研究自主知识体系。
  科学编制、精心实施小康志大纲、导则、凡例、行文规范、质量标准。宋月红认为,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根据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编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脱贫攻坚、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国家安全等历史发展面貌、内在机理。本志书坚持思想性、资料性、学术性的统一,观点正确,体例严谨,资料详实,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记述准确,特色鲜明,文风端正,可信、可用、可读,研究编纂一部存史资政、育人护国的国家级精品志书。全志共分6个部分,主要是概述、思想年编、大事记、志、图表、附录,以此真实、全面、系统记述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伟大成就与基本经验。
  与会学者表示,编纂《中国全面小康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党组为国史研究事业发展提供的一项重要历史机遇与条件,也是对当代中国研究所主责主业发展、国史研究能力与水平的一次重要考验与检验。我们一定勇肩重任,严格遵循编纂规则和要求,按照工作方案和时间进度安排,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任务,努力书写出全面反映和记载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级志书,以重若千斤的史笔和志笔为国家写史、为人民立传、为时代明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