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推进党史党建学科发展

2025-05-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上海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新时代与新使命: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第三届青年论坛近日在沪举办。

  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引领高校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要将党的建设全方位、深层次融入教育事业,做到守正创新。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靳玉英表示,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要求,在高校党建中,守正即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确保教育方向正确;创新则是结合时代特征与高校实际,探索党建新路径、新方法。如此,党建才能更好地引领教育强国事业,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国家教材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专家郭杰忠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形成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独特治理逻辑,推动了党的理论体系实现质的进步。特别是将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其制度成果集中体现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迭代升级,推动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这源自上海独特的文化特征和魅力。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提出,上海独特的城市建设和社会氛围为党的建设提供了肥沃土壤,在这里,党的建设得以深入发展,并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上海以其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上海力量”。

  “当下党史党建学学科融合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需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结合法规制度研究实践。”复旦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红凛认为,做好党的建设理论创新,融合是关键,创新成果也要丰富。

  与会学者一致表示,要深化“两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党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注入不竭动力,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筑牢坚实的政治根基与组织保障。

  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隋萌萌(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