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周仕敏 迟玉群)11月25日下午,第二届“潮州文化论坛”在暨南大学开幕。来自国内外40多个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化界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本次论坛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暨南大学联合主办,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韩山师范学院协办。
在开幕式上,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中共潮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星,韩山师范学院副校长黄景忠分别致辞,开幕式由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主持。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潮学研究走向深入
宋献中在开幕辞中表示,举办本次论坛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和视察潮州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潮州文化创新发展,提升潮州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凝聚力,共同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暨南大学素有“华侨最高学府”的美誉,近年来,学校在“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在国内外各类权威排行榜上排名稳步上升,被誉为亚洲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他介绍,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在今年3月举办了首届暨南大学“潮学终身成就奖”和“潮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在海内外反响热烈,未来,将立足“大潮州”文化概念,致力于建成全国乃至全球研究潮州文化的高端平台和海外内潮州文化传承传播的重镇。他还表示,潮州文化不仅具有独特鲜明的地域特色,也带有源远流长的中原民俗传统,体现出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交汇融合的特性,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暨南大学取得今日的办学成绩,也离不开潮汕学人的杰出贡献,例如学校的“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詹伯慧教授、饶芃子教授就是成长于潮州的老一辈学者代表。
张知干在致辞中表示,推动包括潮州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寄予厚望的大事,也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继第一届论坛成功举办并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之后,今年在暨大举办第二届潮州文化论坛,这是新时代新征程社科专家学者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落地落实的有力体现,是潮州文化日益成为一门显学、愈发蓬勃兴盛的生动写照。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文化传承传播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握科学规律,坚持“两个结合”,服务中心大局,助力民族复兴伟业。
刘星在致辞中表示,在推进潮州现代化建设中,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始终将文化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继承弘扬革命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动潮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城市形象得到前所未有的跃升,今年先后获评“中国十大‘秀美之城’”“世界美食之都”两张金名片。
黄景忠在致辞中介绍了韩山师范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由20世纪初期由詹安泰、饶宗颐、翁辉东等名师开创的潮文化研究与教育传统。他表示,潮州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海外具有较大的经济文化政治影响力,潮州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既具有学术意义,又具有社会意义。
专家学者研讨潮学研究新动态
北京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平原,江苏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张新科,暨南大学教授蒋述卓,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林伦伦,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副馆长郑炜明,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陈海忠作了主旨发言。主旨发现环节由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云飞教授主持。
陈平原在“潮学的魅力及可能性”的发言中,详细介绍了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与活动,如联合广东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进行“潮州文化专项”省级课题招标、潮州文化研究中心获批为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立暨南大学“潮学终身成就奖”“潮学优秀成果奖”、编纂《潮学集成》大型丛书等。他通过对“三个小目标”,即让潮学在全国学界有能见度、让暨南大学潮学研究在广东以及潮汕地区被认可、让潮学对青年学者更具吸引力的介绍,阐释了潮学研究的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张新科的主旨发言以“潮商的革命性与先进性”为题,讨论了潮商革命性与先进性的体现、渊源和内涵,指出潮商具有精于经营、讲求诚信、团结重义、心怀家国、赤胆忠心等精神及文化特质。新时代,潮商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心系家国民族大义、敢为人先、无私奉献、忠诚勇敢等,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特有的品性和举世瞩目的商业成就,展现当代潮商特有的风采。
蒋述卓以“从潮州文化的仪式感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思路”为题,以韩国文化传承传播等案例为参照,分析了“仪式感”对于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潮州文化因传承了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传统,在民间文化和日常生活中保留了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是保护、传播潮州文化的重要因素。中华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传播出去,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恢复仪式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林伦伦主旨发言以“20世纪潮汕方言研究述略”为题,从潮汕方言工具书的编撰出版、潮汕方言的描写研究、潮汕方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海外潮汕方言的调查研究、潮汕方言文化内涵研究等多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的潮汕方言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回顾和总结。潮汕方言研究成果丰硕,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价值,也提供了深入了解潮汕文化的宝贵资源。
郑炜明的主旨发言“饶宗颐先生与潮州学的现代化”指出饶宗颐先生是潮州学的倡议者,其研究植根于传统学术,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总纂《潮州志》时起,便开始运用日后成为中国学术界主流的现代化研究方法与写作范式,同时又结合了清儒的治学传统,以新的视野开拓出多个新领域,最终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陈海忠在“‘数’说晚清韩江流域经济社会结构问题”的主旨发言中,通过对潮海关(Swatow Customs)统计数据的分析,讨论了韩江流域经济社会结构及其在近代经济国内循环与国际大循环中的位置、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近代潮州文化形成有其坚实的基础、市场网络,并受到江南文化、南洋文化的强大影响。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通讯员供图
据悉,第二届“潮州文化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潮州文化研究与传播”为主题,通过主旨演讲、分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潮州文化探源、潮州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潮州文化数字化建设、潮商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潮州文化的国际传播等议题,旨在研究潮州文化的历史、当代价值及创新发展,推动新时代潮州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