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教育基础理论不断创新

2024-05-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明海英)4月20日,第三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桂子山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佘双好表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推动学科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体系、知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话语体系,形成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培养专门人才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和进展。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傅安玲表示,梳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态变革的过程,总结载体变革的经验,对探索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形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具有基础性意义。

  技术变革推进了人们的思想认知变化。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廖小琴认为,宏观层面的国家空间战略规划、空间分化重组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认知基础,教育层面的空间育人机制创新见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空间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解释框架。应通过加强空间管理、空间生产、空间供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关系优化、配置优化、结构优化,在场域融合中实现空间赋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华洲表示,推动思想解惑由理想步入现实,应探求由“认知”促“践行”、由“共情”达“共识”、由“点” 及“面”的方法策略。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操菊华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给青年道德教育带来深刻影响。在推动技术向善中引导青年的道德价值取向、在虚实场域结合中增强青年的道德体验、在超越数字画像中全面评价青年的道德素养,以更好发挥人工智能对青年道德教育的赋能作用。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祝大勇表示,元宇宙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理念革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互模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场域具有重要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隋萌萌(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