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并要求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暴力问题日益凸显,“按键伤人”“按键杀人”等悲剧事件接连出现,危害越发严重,亟须加以规制。对此,有关部门综合施策,初步构建起多元共治的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未来还需持续落实并不断改进。
原文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13_5910463.shtml
以假新闻、仇恨言论、美国国会封禁TikTok法案和平台责任等议题和事件为代表,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关于网络治理的震荡和变革。其中既涉及规范层面,也包括技术和方法。对中国而言,除了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上从跟随者成为引领者,能否探索出互联网治理的中国道路,也是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关键一步。在此意义上,网络暴力等新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探索的田野。
原文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13_5910464.shtml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近年来,“网络厕所”“人肉开盒”等网络暴力行为愈演愈烈,威胁公民人格权和网络空间公共秩序。面对规模庞大的侵权主体,传统治理机制力有不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网络暴力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至此,检察公益诉讼成为网络暴力的新型治理机制。
原文链接: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13_59104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