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地方频道
>
各地记者站
>
湖北记者站
共探“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路径”
2025-11-03
作者:
明海英 高源 吕普生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高源 吕普生)10月31日,武汉大学举办第七届珞珈智库论坛。会议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路径,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徐艳国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翼,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赵耀辉,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教授朱竑,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何艳玲,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林等发表主旨演讲。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伟主持,主旨演讲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果主持。
朱孔军表示,城市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助力城市现代化建设、在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担当作为,武汉大学将着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筑牢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智力基础;强化有组织科研,为服务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高水平智库平台;坚持创新驱动,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徐艳国表示,中国特色体现在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建设与治理并重,坚持以人为本。走好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道路,必须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如何高质量推进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5位主旨演讲专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了探讨。张翼指出,要通过吸纳流动人口参与基层治理、以常住地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基层治理架构等方式补足城市服务短板。赵耀辉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时代城乡融合面临的新问题,着力提升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医疗保障水平和养老照护能力。朱竑指出,要通过强化南南合作、构建在地化理论体系、探索多元评价标准等方式,提升全球南方的学术话语权。何艳玲指出,要秉持“为兴而治”与“因治而兴”相结合的大治理观,走人民城市之路。吴晓林指出,要坚持“技术的组织建构论”,通过高位统筹、职责明晰、跨部门协同,实现数据融合与应急联动。
论坛设置了三场高峰论坛,分别聚焦城市公共治理、空间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议题。
据悉,论坛由武汉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湖北政治建设研究院联合承办,长江高端智库联盟支持。
【编辑:】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以“六个坚持”引领壮阔征程
夯实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理支撑
切实肩负起哲学研究者的历史责任
推动新媒体公共传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