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中国与世界】尚杰:独立思考的乐趣

2023-12-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学术工作又一年,我的体会是,学者终生不退休,思考已经成为习惯,脑子停不下来,已经自动运转了,它只面对问题本身,这种中性的态度能使人摆脱世俗的一切烦恼,不在意别人认为你一定会在意的,不在他人的目光下生活,这种释放所带来的思想愉快,是无以言表的,而且它与钟表时间无关。当然,人生来不是这样的,需要长期的修炼,才有可能进入化的境界。

  我曾经发表过诸多著作,别人称我是研究法国哲学的专家,人家是好意,但是我心里清楚得很,一切来自外部的标签,都与我正在思考的问题无关。回顾几十年的学者生涯,一个哲学学者有什么特殊呢?我想说说体会。哲学这门所谓“学科”十分特殊,哲学其实不是学科却又很像是学科,也就是涉及哲学知识或哲学史,它也是从考试成绩和获得各个级别的学位得以证明的,虽然这是必须的,却也容易习惯性地使研习者忘记所谓思想,其实就是自己去思、去想。所谓自己,就是独立性。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很难“被教会”,只有走过艰难的思想之路,才会真有感触。这是一条从模仿思想到自己独立思想的过程。

  模仿,是相对容易的,它相当于记住已成定论的知识,但是如果一个学者只是处于这个阶段,职业乐趣是有限的,因为这还不是创造。其实所谓原创性,并不是一个只要被提倡,就有可能冒出来的能力,就像人才其实并不可能靠某种计划培养出来,真正的原创者,或者说人才,都是自己把自己培养起来的,尤其是哲学,这门思考的艺术,只是训练独立思考能力本身,而一切学科都离不开思考,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哲学的定位。所以哲学其实不是学科,或者说,哲学是学科中的学科。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最难的,它在思想上无依无靠,这就是研习哲学的第二阶段,在不依赖他人独立思考的时候,需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哲学学者,因为哲学是思想者的事业,而不是模仿者的饭碗。

  关于未来计划,其实,未来是没有的,只有眼下。无数个眼下,组成了未来。因此我不可能制定出类似未来五年的研究计划之类的东西,但值得自己欣慰的是,我现在越来越清晰地知道了如何独立思考的方法。不应该大而化之地说一些大而无当的空话,说到做研究,说到所谓计划,应该说那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细节,在我看来就是如何读书,如何选择书,如何写文章,如何确定所研究的问题。

  人生有限,要读最重要的书,阅读经过历史考验的经典著作,要读原文,要思考史上已经功成名就的哲学家是如何思考的,这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做哲学,不同于界定哲学,不同于预先给哲学问题或者某哲学家划边界线。做哲学相当于直接处于哲学的里面,而不是外面。在哲学的里面,相当于不承认已经有的界定,还不知道什么是哲学,有激发自己思考的具体问题就可以了。对此,学者们可能有一个重大误解,以为哲学问题只是抽象的普遍性,但由此出发,思想本身是空的。所谓在哲学里面的具体问题,也是普遍的,但思考一定得是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康德认为“是”不是一个谓词;胡塞尔搁置理论态度,然后琢磨一切意识都是朝向某个方向的意识。海德格尔琢磨为什么being怎么就非得归属于实体问题呢?德里达琢磨书写与观念论的哲学传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有这些,都属于做哲学,都在哲学问题的里面。

  以上,就解决了如何确定所研究的题目,如何写文章的问题,它来自思考者亲自思考而得出的结论,它也保证了思想者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趣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