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 董聚元:数字经济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2-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各国竞相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面对全球疫情冲击、要素资源重组、经济结构重塑、竞争格局改变,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培育数字经济新优势,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选择。“十四五”时期要夯实数字基础、创新数字技术、优化数字产业、加强数字治理,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助力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数字基础助力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动力变革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培育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三大变革中的基础,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在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下,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逐步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主要驱动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在短期内有助于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增长,在长期还能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为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创造条件。

  数字技术助力高质量发展效率变革。本质上来讲,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用相同或更少的资源投入带来更多的产出,从而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实现经济发展效率变革。而实现效率变革,离不开技术等领域的持续创新。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行各业拥抱数字技术,让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可能。例如,利用数字技术精准把握资源配置,极大杜绝了资源浪费。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设备互联、服务按需交付的特点,也将在商业创新领域释放更多价值。

  数字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质量变革。数字产业为质量变革提供经济运行保障。质量变革强调的是发现解决以往经济增长过程中低效率的问题,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数字产业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数字信息、数字技术转化为除资本、人力、土地以外的新生产要素,将数字技术与传统管理模式、制造模式相结合,催生新的、高效的管理手段、制造方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形成新产业,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规模已经接近饱和,依靠扩大发展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十分困难,只有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培育新动能,才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数字时代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各个环节进行深度融合,提高数字化水平。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当前面临疫情防控,发展数字经济融合赋能实体经济是稳经济的关键。建议要从夯实数字基础、创新数字技术、优化数字产业、加强数字治理等方面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夯实数字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基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持续加大对5G、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有序推进数字赋能交通、医疗、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升级,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设施和技术基础,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基建赋能大底座,为数字经济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提供基础支撑。

  二要创新数字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体系。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围绕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建立完备的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创新体系。统筹数字经济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数字经济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相关项目建设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充分挖掘各地区科教资源潜力,强化数字经济高端人才培养,加大基础研发力度,加快突破关键数字经济核心技术,不断推动自主创新,提高数字经济创新水平,为数字经济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变革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三要优化数字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体系。要聚焦发展重点,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数字经济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体系。持续发挥好大数据产业和物联网产业的带头作用,培育壮大核心产业,突破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可视化、边缘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超前布局下一代通信技术、量子信息、传感器等新兴技术,打造新兴数字产业新优势,推动数字产业延伸发展。要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开展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府应充分发挥指导保障作用,出台相应政策指导、支持数字经济相关重大项目落地及重点产业发展,同时引导企业强化数字化思维,提升员工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要加强数字治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要应用数字技术为政府赋能,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城市高质量数字化治理。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切实提升线上政府服务效率,优化城市服务APP、政府服务平台等城市服务应用,推动政务服务全流程在线、向基层深度拓展,提升服务便利化、共享化水平。深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利用数字技术夯实治理基础,为数字经济赋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张鸿,西安邮电大学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教授;董聚元,西安邮电大学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实习研究员)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闫琪)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