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资讯

“新文科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珠海举行

2024-03-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马骁)3月8日至10日,“新文科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文科视野下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这一话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与讨论,打造了一场学术与思想的盛宴。 

  外国文学需回应新文科建设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主任姚建彬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对于“新文科视野下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问题,姚建彬提出,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群重要组成部分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有必要、有义务、有责任来回应国家层面提出的“新文科”改革倡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树森教授在致辞中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珠海举办本次论坛,有助于我们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拓展学术研究和政治思维的格局,将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大湾区的发展相联系,并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他宣布今年11月份,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将与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合作,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共同举办2024年的年会,而本次高端论坛是11月份的序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刘洪涛教授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历史,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介绍北师大的示范经验。他希望学到各位在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真经,为北师大学科建设寻求强大的外援。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宁教授对新文科视野和外国文学的研究与人才培养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提出,教育部于2021年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就新文科的发展理念、专业优化、人才培养等模式进行了改革。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外国文学的研究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等面临“重实用、轻素质”的困境。 
  外国文学学科守正创新 
  主旨报告环节,刘树森在新文科视野下探讨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如何守正创新的问题。他追溯了近现代以来外国文学的名称变化及发展历史,指出外国文学在近现代中国的价值与作用,强调我国国力增强而带来的视野变化。此外,他还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历史,并以云南大学为例,阐释了21世纪贯通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突出复合型人才对国家与地方发展的重要意义。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骆洪教授分享了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中译研结合的文本细读研究模式。他以艾丽斯·沃克第四部长篇小说《我亲人的圣殿》为例,讲述了后现代现实主义书写下美国有色族裔的文化认同。他先阐明后现代现实主义的内涵概念、书写特征,进而具体阐述《圣殿》中的三大文化认同取向及其社会功能,分别是认同非洲历史文化,挑战西方殖民主义和白人种族主义;认同有色族裔女性文化传统,消解父权制思想;认同有色族裔传统信仰,反抗西方宗教压迫。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冰教授在新文科视野下探讨外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她针对学科发展以来日趋融合的态势,提出了三方面的研究思考。一是外国文学研究应该有建构中国式现代化体系的担当。二是外国文学研究应突出自身文化的跨界视野。三是外国文学研究应借鉴运用现有区域国别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和工具。最后,她强调外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并不意味着舍弃本学科,而应在学科间交叉融通的新的理念方法中深化和拓宽本学科研究。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陈永国教授围绕如何在文学课中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一是文学课与通识课的结合,他以清华大学外文系开设的大量通识课以及哈佛大学的五尺书架为例,强调文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的重要性;二是读与写的结合,他以重庆大学《文明经典》的编写体例为例,强调了多学科背景下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人文社科学院社会科学中心主任王立新教授以《“棱镜中的时代”与“喧嚣膨胀的空间”——当代西方文学批评话语与外国文学研究》为题,从三个角度进行阐发。他聚焦当代文学理论的批评话语与当代社会问题、社会中人的处境的关系。谈到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方式与破碎的后现代的文学呈现方式的差异,以及差异背后体现的当代社会人文和当代社会内部矛盾。最后,他以穆沙·杜布的《后殖民女性主义圣经批评实践》为例,说明在棱镜中的时代中,我们与各种批评话语喧嚣膨胀的空间相一致。
  山东大学文学院罗贻荣教授围绕人工智能与目前生活、教学、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分享。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转变的过程中,处于脑力劳动岗位的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外国文学教育教学应当在AI的挑战下,关注培养学生提问、质疑、批判和发散联想等创新性思维能力。
图为与会学者合影 主办方供图
  聚焦外国文学人才培养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于冬云教授分享了山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为回应“新文科”概念做出的一系列尝试与努力,包含一本教材、一门课程与一系列外国文学经典诵读活动。一本教材指《外国文学经典二十讲》,这本书的选篇强调文明互识互鉴与中国文化立场,由二十位在本方向有出色研究的学者合力编写。一门课程指“外国文学经典导读”网络共享课程,基于上述教材,努力做到一位专家讲一堂课。一系列外国文学经典诵读活动指一系列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外国文学经典的诵读与研讨。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凌海衡教授使用统计的方法,尝试从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的论文选题来看英语文学的教学与研究问题。从研究方向来看,选择文学研究的学生数在2019年后飙升。从时间来看,选择研究20世纪文学的学生数明显处于优势,更早期更经典的作品则几乎无人选择。从文类来看,戏剧与诗歌研究预冷,而小说研究如火如荼。从理论来看,学生选择的视角五花八门,呈现出先选理论再找文本研究的趋势。针对这些问题,凌海衡教授希望与各位学者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中文系罗钢教授探讨了文艺理论和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关系。他讲述了文学研究“原汤化原食”的重要性,即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要讲求适配度。而后,他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的“四个因素”为切入口,引出以此为基点发展起来的种种文学理论,探讨理论的价值意义。最后,他以自己评审教材、从学授课的经历呼吁同学们在学习时不要迷信某一种教科书或某一种权威的结论,要有批判质疑的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正荣教授基于自身的教学体会,探讨了认知活动的“‘常识态’——‘研究态’”与外国文学教学的“本位”问题。他从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认知矛盾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常识态”、“研究态”、教学“本位”等概念。最后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即无论高校中哪一种课程层次和课程类型,都应该在“‘从常识态’——到‘研究态’”教学过程中,精准地在“常识态”中,引入“研究态”,在坚持创造意识的“兴趣本位”中,进行外国文学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章燕教授从文本细读、理论视角、文化视野三个层面出发,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外语系人才培养的经典路径,即回归文本研究。她指出文学研究的核心始终是探查文学与文化的思想内涵,文学的教学也应该以此为基础,启发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表层走向文本内里,从文本的阐释走向更加深层的文化和探查。
  刘洪涛以21世纪三部西方人所编的世界文学史为例(《文学史:走向全球视野》《剑桥世界文学史》《文学:世界史》),阐释了三部世界文学史写作中“去西方中心”的具体表现,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他提出中国研究者应从中国立场、中国语境、中国问题出发,有所取舍地借鉴西方世界文学史写作的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高建为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的体会。他从中文系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两个方面切入,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与外国文学教学演变的历程,尤其关注选修课与通识课重合,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区别,外国文学课程和中文系培养目标关系等问题。
  本次论坛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等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