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2025-11-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讯(记者查建国  陈炼)11月21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五五’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与战略重点”理论研讨会在沪举行。与会学者聚焦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从多学科、多视角提出理论见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曹静表示,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要从承前启后的战略擘画中深刻把握“十五五”时期的历史方位与时代坐标,从破立并举的系统谋划中系统理解“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核心动力。我们要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科研攻关,更好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实践中。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靖北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协同并进,要注重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核心动能。 
  如何研究阐释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理论处处长陈殷华提出:一是加强理论阐释和研究,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二是要加强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三是上海作为国家战略集中承载地,还需加强关于上海发展的研究,要将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同上海“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与战略重点结合起来,这是上海社科界的重要使命和担当。 
  与会学者认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肩负起服务大局、建言献策的使命,以高质量学术成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研讨会由同济大学、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承办。
【编辑:刘娟(报纸)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