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江苏实践”学术交流会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地方实践的视角出发,用江苏一系列翔实的样本数据,梳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到实处
太湖是长三角核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支撑。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祖力亚提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全省上下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十四五”期间,江苏连续4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太湖2024年首次达到国家良好湖泊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
“纵观全球,太湖治理之难、成效之好、举措之有力、目标之高远,堪称世界独有,充分展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伟京说。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江苏率先以河长制推动水环境和水生态持续改善,为破解河流治理难题探索出富有启示的实践路径,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坤荣在报告中给出了一份详细数据:江苏全省已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省级河长20名、市级河长150余名、县乡级河长超过4万人,实现了全域覆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指引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副主任马同松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国际社会也普遍认可,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生动诠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
谈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深有感触。他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产业经济学说的生态维度,为在实践中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已经充分证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也充分表明这一思想是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的思想武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胡军表示,在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节点,我们要持续深入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坚定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底气,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系统总结美丽江苏的探索实践和成功经验,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赵金松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旗帜,要深入学习贯彻这一思想,深入研究总结美丽江苏实践经验,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好、阐释透,把美丽江苏实践探索形成的新经验、新认识总结提炼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江苏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新思路、新举措,持续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做示范”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会议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与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