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学者共探词汇研究新路径
2025-10-13
作者:
陆航 杨非非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西安讯
(记者陆航 实习记者杨非非)10月11—12日,第十五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
与会学者围绕汉语词汇学的历史发展与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致力于推动汉语词汇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汪维辉提出,当前学术界对来自文教传统的“外源”词语关注不足。源自儒家经典、蒙学读物、戏曲说书等渠道的词语,已大量融入各地方言并传承至今,其来源与演变值得系统梳理。
学者还聚焦具体的词汇及方言研究,分享了最新发现。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周荐从类型学与语义学角度,分析了汉语中“词”与“语”的界面关系与结构特性。他认为,汉语词汇单位呈现出“连续统”特点,需从结构凝固度、语义透明度等多维度进行综合判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盛益民比较了不同语言在表达“饥饿”状态与致使关系时的差异,指出汉语常用词研究需关注其语法功能的历时演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邢向东则聚焦于方言中的连音变化,如合音、儿化等现象。他认为,这些音变有时会固化为例外字音,为词源考证带来困难,并提出“连音变化还原法”作为有效的考察方法,对建设汉语学术话语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人工智能正带来革命性影响。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苏新春认为,人工智能将显著提升研究效率与质量,研究者应积极把握智能研究的新方法与新功能。
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承办。
【编辑:刘娟(报纸) 齐泽垚(网络)】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学者建议:应重视纵向研究的“长期影响力”
全球人才多向流动 亚洲国家更具吸引力
中外学者关注数字时代教师转型路径
45粒小豆,重写东亚农业起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