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2025-09-30
作者:
张杰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济南讯
(记者张杰)9月28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守正创新学者对话会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展开深入研讨。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首先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建议,研究者构建的研究框架与分析范式,应深度内嵌于所处时代的思想语境与社会共识,并贯穿研究全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范畴不应局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文本、核心概念及代表性著作等,均属可拓展的研究对象。研究者的主体性,本质上体现为作为时代参与者的理论自觉。要立足当代社会现实,直面时代发展中的核心议题,并致力于提供具有解释力与回应性的理论解答。
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立志表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需强化对经典文献与历史文献的深度再发掘与创新性阐释。这一维度要求研究者以当代视野为观照,对既有文献文本进行新的学术梳理与思想开掘,通过重审文献的理论语境、逻辑脉络与时代价值,挖掘其中尚未被充分阐释的思想资源,为当前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学术支撑与思想启发,在此基础上应着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体系创新。
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主办。
【编辑:刘娟(报纸) 齐泽垚(网络)】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2025年中孟智库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
胸怀“两个大局” 深化对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冷门绝学研究重大成果
“郭沫若与文化抗战”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