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在翻阅《契丹小字研究》一书时,仔细询问并了解契丹文破译研究的情况。作为契丹文研究者,我们备受鼓舞,继续奋发图强,在契丹文字碑刻文献的抢救、保护及整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现简要介绍一下契丹文字发展历程和研究概况。
一是契丹文字的创制。神册五年(920),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的协助下,仿造汉字创制了契丹大字,后由太祖弟耶律迭剌参照汉字字形创制了契丹小字,两者皆为初级阶段的拼音文字。契丹大、小字的字形均取自当时居于契丹南部汉人的汉字,拼音制度参考了此际居于契丹西部的突厥、回鹘人的回鹘文,用以记录契丹语,被学术界认为是原始蒙古语,是典型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
二是契丹文字的使用。契丹文字创制后与汉字一并通行于辽朝境内,主要用于刻记功碑、著诸部乡里之名、书写外交书函、旗帜、刻符牌、考试、写诗、译书等。金兴辽灭,契丹文字仍沿用于金朝,直至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十二月诏罢契丹文字。辽金时期,官方使用契丹文字时间达270余年。此后,契丹字逐渐被遗忘,大约元末明初已成为一种无人能识的死文字。契丹文的影响表现为金代女真人曾仿照契丹大、小字创制了女真大字(1119)和小字(1138),这亦属“类汉文字”。因此,学术界认为,汉字是契丹字之源,女真字是契丹字之流。
三是契丹文字的发现。契丹小字于1922年6月21日由比利时神父凯尔文在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庆陵首次发现,契丹大字于1935年10月由日本医生山下泰藏在内蒙古宁城县首次发现。迄今发现的契丹小字碑铭文献有50合,契丹大字碑铭文献有20合,另有一册契丹大字写本。现存契丹文字总字数有10万以上。契丹文碑铭文献散见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高校及科研机构,其中内蒙古大学契丹文碑铭收藏量居于首位。
四是契丹文字的研究。契丹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解读。虽经历百年研究历程,但契丹文字迄今尚未完全解读。破译契丹文,目前主要依托于考古发现的辽金时期的墓志铭。契丹人初无墓志铭,接触中原汉人之后,接受汉人的葬俗,模仿中原地区立碑习俗并结合自己的风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墓志铭文化。虽然迄今尚未发现契丹文和汉文通篇对译的墓志铭,但是在格式、体例、措辞诸多方面,契丹文参考汉文的痕迹屡见不鲜。
契丹文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契丹文字的解读,可使蒙古语族语言史向前推进数百年。其次,契丹文墓志不仅为辽金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而且能够解决一些重要的研究难题。最后,契丹文大量借用汉语词汇,契丹文研究有助于解决汉语音韵研究中的困惑。因而国内外民族古文字研究者对契丹文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致力于这项研究。清格尔泰和陈乃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致力于契丹文字研究,与刘凤翥等学者组成契丹文字研究小组。他们开展的主要工作有原始资料的收集、契丹字字形的规范、外文资料的翻译及相关研究。该小组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智慧,避免只顾音或者只顾义的片面性,努力探索一种新的研究方法,1985年,出版了标志性成果《契丹小字研究》,从而使契丹文字解读获得突破性进展,奠定了中国契丹文研究的坚实基础,同时开创内蒙古大学的契丹文字研究学科。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有一批学者加入契丹文研究行列,即实、王弘力、高路加、闫万章、丰田五郎、贾敬颜、聂鸿音等学者研究成果丰硕。同时,原始资料陆续出土为深入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契丹文字的解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但与此同时,由于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不同,有时各家对同一个字词的拟音释义产生不同的观点,甚至在个别问题上曾出现严重分歧。21世纪以来,契丹文字研究有了新气象。一方面,除了境内出土的各类碑刻文献,在俄罗斯和蒙古国也发现了契丹文新资料。另一方面,研究队伍逐渐壮大,其中以中国学者数量最多,俄罗斯、日本、韩国、芬兰、美国、匈牙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多位学者。他们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使契丹文字解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近些年来,内蒙古大学契丹文字研究团队通过建立契丹小字数据库提升字母组合规律研究工作水平,建立字音、字形、大字小字对应关系以及词源研究等系统性研究体系,探寻契丹小字的语音语法规律,出版研究成果《契丹小字再研究》三卷本。尤其是在探索契丹语语法规律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我们结合契丹语亲属语言的语音、语法规律,释读了前人尚未释读的多个领格、从比格和复数附加成分。以序数词附加成分的阴、阳之别作为切入点,以“带点的原字”为主线,对契丹小字中的数词、天干、年号、人名以及部分形容词、动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论证了契丹语中存在“性”语法范畴的事实,揭开了契丹小字的又一层神秘面纱。与此同时,对契丹语言文字提出了新见解:契丹语简单数词有阴、阳之别;契丹语的敬语和亲属称谓比较丰富;辅音相同的契丹原字有交替使用的现象;以一个原字标记的语音,有时也可用两个原字拼写;契丹小字文献中存在长元音及其形成的痕迹;契丹小字的原字与原字相拼时,有时需要表示插入音的原字;静词附加成分的使用遵循元音和谐律;静词附加成分有时以独体字的形式出现,而不一定都和静词词干连写;契丹小字原字的字形与字音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契丹文字研究属于冷门“绝学”,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充分彰显其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