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学者共商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保障

2025-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9月6日,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及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非洲国际与比较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非法律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围绕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中非双方学者展开了深入对话。

  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正深刻改变经济结构和社会治理方式,中非双方均面临数据跨境流动、人工智能侵权、平台治理、数字安全等共同议题。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肖凯提出,中非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潜力巨大,需通过法治手段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数字贸易与跨境数据流动等领域的稳步发展。
  非洲学者关注数字转型对法律体系的影响。尼日利亚伊洛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卢克曼·阿卜杜尔劳夫表示,非洲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仍需加强法律与技术交叉领域的研究,将数字治理根植于民主与法治框架中,以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知识社会。尼日利亚本森爱达荷大学高级讲师安东尼·埃图沃阿塔则提出,非洲各国在法治执行层面仍存在不一致,亟须提升合规性与法律确定性。
  在数字科技治理方面,华东政法大学多位学者强调“权益保障”与“监管效能”并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陈斌认为,应“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民众权益。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陆宇峰认为,须防范数字技术带来的社会排斥,通过法律控制确保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
  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与会学者讨论的焦点。南非大学法学院讲师戴维·拉米拉提出,数字内容易被侵权,需加强版权保护。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姚叶提出,应区分不同类型的机器生成内容,合理界定侵权边界,以激励原创。面对网络犯罪威胁,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副研究员洛法内·尼古拉斯介绍,非洲多国正积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与执法协作。
  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是,传统法律体系需适应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应在坚守法治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权利本位的方法,平衡创新与监管。有学者提醒,监管不应阻碍技术发展,而应为其构建更完善的制度环境。
【编辑:刘娟(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