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勇敢战斗在抗战最前线,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在伟大抗日战争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族抗战的开路先锋和中坚力量,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不仅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历史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奋起,引领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
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救亡的旗帜,升华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即发表宣言,率先发出“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的号召,高举抗战旗帜,成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寸土不让的精神灯塔。中国共产党在反“围剿”的紧张情势下,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直接领导了许多地方的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时间的斗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斗志。面对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建立统一战线,呼吁团结抗日。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八一宣言》,后在海外公开发表,呼吁“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爱国青年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广泛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中共中央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释放了极大诚意,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鼓舞和团结了各界爱国人士,最终推动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空前壮大了抗战力量。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被“会剿”“围剿”“追剿”的状态,受到了残酷打击,付出了巨大牺牲。但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共产党以家国大义为重,主动放下党派宿怨,超越主义、政党、阶级的隔阂,成为全民族一致抗日的主要推动者,实现了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高度团结。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国家利益为最高依归的价值取向,用实践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民族爱国传统升华为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鼓舞了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中国共产党推动形成全民族抗战洪流,砥砺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在伟大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中国共产党呼吁“发扬抗战的民气”,提出“全国人民总动员”的抗日救国纲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求生存、争解放,成为全民族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凝聚核心。在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利用各种渠道对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向人民群众宣传抗战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坚持放手发动群众、教育动员群众,引领了爱国救亡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实现了广泛的社会动员、深刻的民族觉醒,锻造了中华民族抗争到底的精神脊梁。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尚精神特质和伟大人格力量成为全民族抗战的表率,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优秀儿女,在艰难危急的时刻坚贞不屈、牺牲报国,以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铮铮气节的历史丰碑,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形象。
中国共产党始终战斗在抗日的第一线,激扬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通过的决定中指出,“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面对强敌,中国共产党抱定决心、奋勇抗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广阔敌后战场,展现出血战到底的战斗精神,书写了以弱胜强的英雄史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了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共产党立足自身作战优势,提出和贯彻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有力打击和消耗了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1940年,在抗战面临空前困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果断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到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敌后抗日根据地也成为抗战后期中国军民发动全面反攻、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前沿阵地。相比“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无论在装备还是训练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但依然不畏艰难、威武不屈,一次次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的英勇抗战贯穿十四年抗战的全过程,展现出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民族抗战意志,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也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到底、血战到底的精神象征。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坚定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主战场。在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以顽强意志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抗战相持阶段,日军对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毁灭性“扫荡”和“清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团结一心,以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战术战法,不仅坚守住了敌后战场,还牵制消灭了大量敌军。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在统一战线内部不断制造的分裂,中国共产党坚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诱降下,涌起反共投降的逆流,一度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到了崩溃的边缘。中国共产党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揭露和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先后打退三次反共高潮,坚定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敌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掀起大生产运动,实现了根据地生产的基本自给,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以独立自主的战略定力和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为全国人民注入了战胜日寇、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厚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并将其转化为全民族共同的行动自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