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组织“丝路驿道上的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朱羿 通讯员皇甫佳瑶)8月22—27日,西北师范大学组织开展以“重走明代甘凉大边,解读遗产线路价值”为主题的“丝路驿道上的思政课: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张连银,该活动指导教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玉凤,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刘晔海进行现场指导,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0余位本硕博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考察团自兰州出发,沿“甘凉大边”主干道考察了燎烟村烽火台遗址、黑水国南城遗址、张掖城墙遗址、长沙门遗址、西屯2号烽火台、三墩烽火台等代表性古驿道历史文化遗迹、遗址,累计行程逾1200余公里。

  考察期间,刘晔海带领考察团探寻张掖的古丝绸之路遗迹,并结合自身研究为考察团师生讲解了甘州(今张掖)地处多民族交融地带、东西交通要冲的特殊历史。张连银从遗址研究与保护视角出发,提出要在田野考察中赓续丝路精神,以保护、传承、利用的具体实践为起点,持续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

资料收集

  马玉凤表示,考察团将持续整理、研究河西走廊驿站的历史资源,通过地图绘制等技术手段实现河西走廊文化遗产数据可视化,并推动其进一步调查、保护、利用与传播,为《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实施方案》提供有价值、有深度的资料支撑,让更多青年学子在田野行走、在专业实践中读懂丝路文明,让思政课真正“走出课堂、走进田野、走进历史深处”。

【编辑:曾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