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济南讯 (记者张杰)7月28日,山东省教育评价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与会学者围绕完善评价体系与标准建设、推动数字化评价手段应用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践中,必须发挥好教育评价的引领作用。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表示,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评价标准。深入挖掘教育评价的本质规律,结合山东教育实际,形成更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理论成果。同时,建立理论成果转化机制,让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方法快速落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更多实效性成果。他强调,数字时代,教育评价也需要与时俱进。要加快推进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评价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走出一条数字赋能的新型评价之路。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复杂性与系统性,迫切需要我们搭建更专业、更紧密、更高效的协同研究机制。对此,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继康提出,要强化教育评价属性研究,扛牢使命责任,深刻认识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的重大定位,紧紧围绕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开展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布局重大研究专项。聚焦教育评价重点任务,强化示范引领、创新思维,加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的范式探索,规划打造基于不同教育类型特质的教育监测库、数据库和标准库,推动教育评价数据化、智能化。建强教育评价创新平台,释放协同效能,通过实施“顶尖智库引领+基层实践支撑”的双轮驱动发展策略,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产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标志性成果,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智力支撑。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评价研究中心同时揭牌成立。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山东教育评价学会首批专家聘任仪式、首批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并发布了《教育评价改革年度观察(202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