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372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出征”

2025-07-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广大宣)7月18日,2025年广州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全面开启。连日来,来自广州大学(简称“广大”)的近3000名学子先后前往全国各地进行暑期实践。

启动仪式现场

  据了解,今年,广州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服务内容涵盖岭南特色产业、海洋产业、乡村集体经济、绿美广东等多方面,服务区域涵盖河南、新疆、内蒙古等省外区域和珠三角及粤东、西、北等省内多地,累计组建372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功结对273支,组队数量实现新突破。

  广大“同心筑梦”青马学子实践团分赴福建龙岩、广东梅州,重走闽粤赣“红色交通线”。这支由15名学生骨干组成的团队在红色交通线核心区开展社会实践,在闽粤大地上寻访革命足迹、深化校际合作、赋能乡村教育,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据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马院”)5位教师带领马院青年理论宣讲团44名优秀学子,组成四支队伍赴清远清城区、英德市、佛冈县、连州市等12个县(市、区)、镇(街),面向当地党员干部、基层群众、中小学生等1300余人次开展了26场基层理论宣讲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播撒到千家万户。

“穗疏同心” 实践团指导塔什米里克乡青少年体验人工智能技术

  在大美新疆,广州大学学生处“穗疏同心”实践团19名师生与新疆喀什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当地200余名各族干部群众共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全体人员高唱国歌,“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誓言响彻边疆。随后的一周里,来自广州大学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等七个学院的学生代表,立足专业优势与当地需求,构建“非遗传承展风采、科技赋能助发展、文体活动促交流、励志教育润心田、技能培训惠民生”五大实践板块,激发当地各族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AI应用、编程启蒙、科普实验等科技课程,助力边疆青少年接触前沿科技;组织健美操、墙绘、朗诵等文体活动,搭建各族青少年互动的桥梁;以实践团大学生的求学成长故事开展励志教育,激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发挥实践团成员专业优势及实操经验,向当地村民系统传授短视频拍摄和直播技巧,为当地杏产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拓展销售新渠道。

  在广东清远,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灵眸智译”突击队与清远英德当地直播基地联合打造“听障友好型AI助农直播间”,创新性地引入三维手语数字人主播系统,聚焦英德竹制品环保餐具、麻竹笋脆笋、英石盆景三大特色产品进行直播推广。直播时,主播语音实时转化为标准手语动作,同步呈现文字字幕,为听障群体构建起“能看懂、能互动”的无障碍观看环境。

  体育学院“龙腾狮跃”实践团赴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开展系列活动,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青少年提供专业的非遗龙狮及鼓乐教学,同时开展足球、武术、跳绳等体育技能培训,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而音乐舞蹈学院美育专家团队赴广东平远县开展艺术骨干培训,专家团选派高水平专家7人及研究生助教8人,精准设计培训课程和授课方式。在课程设计上,既有《艺术课堂教学法》《AI创意工具教师实用指南》的公共课程,又分别针对音乐类骨干和舞蹈类骨干分成两个班开展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清远市锦田村党支部、望埠镇团委开展“青振乡建 筑美双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与孩子们携手创作“筑梦前行,共绘美好”的特色舞台墙绘,巧妙融合了学生资助政策宣传与义教课程元素,将国家资助政策要点化为生动图文,扮靓乡村街巷的同时,又打造持久可见的“政策宣传栏”。人文学院钟厝创变突击队在梅州市蕉岭县乐干村开展社会实践,通过驻村实践调研,以当地承载了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建筑“钟家围屋”为主,围绕乐干村历史文化、人文风貌、景点及农产品等,拍摄出一部充分体现“钟家围屋”历史研究价值、充分展示乐干村历史文化底蕴的纪录宣传片,并通过B站、微信视频号宣传乐干村,助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兴邦圆梦”实践团在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开展农业经济调查实践活动

管理学院“红旅振兴π队”赴梅州市平远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此外,管理学院“红旅振兴π队”和经济与统计学院“兴邦圆梦”实践团赴梅州市平远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两个团队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乡村需求为导向,从多维度切入,深入平远县各村域开展实地调研。

【编辑:毕雁 实习编辑:张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