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江苏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5-05-10
作者:
吴楠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吴楠)5月9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面对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发展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江苏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创新,打造江苏“AI+教育”改革赋能新生态,力争到2027年形成国内一流、江苏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模式。
《方案》分为八个部分、共二十二条,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科技创新、资源建设、教育治理等方面。《方案》提出到2027年总体目标是:形成国内一流、江苏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模式。其中,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关键词是“率先普及”,即在全国率先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的关键词是“一流”“突破”,即打造一流人工智能学科专业集群,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取得重要突破;支撑体系的关键词是“能力”“水平”,即建成国内一流的算力平台支撑能力,提升教育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对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言,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是应用层面的问题,更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深远影响,将推动教育系统性重构和历史性变革。”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表示,人工智能使得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精准化教学、科学化管理成为可能,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更加强调知识为基、价值为先、能力为重,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方案》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学段、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打造江苏“AI+教育”改革赋能新生态。
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方案》提出,基础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明确将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指导意见,分类指导并逐步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并针对农村学校和特殊教育,实施“AI教育普惠计划”。职业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强调支持高校聚焦江苏“1650”产业体系,校企共建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实践基地、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共同体,将人工智能核心技能融入专业课程。高等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加强“人工智能+”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打造若干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集群,推进本研贯通培养和“人工智能+其他专业”的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打造“人工智能+”育人场景和优质课程资源,大力培养人工智能创新型、技术型人才。
杨树兵提出,下一步,江苏省教育厅将构建“1+N”改革工作体系,抓紧研究出台各领域、各学段具体的行动计划(意见、方案等)。启动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一批省级人工智能实验区和实验校,在高校遴选一批人工智能助教、助学、助管、助评案例,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各学段的融合使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张雨楠】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2025年度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召开
第六届中韩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江苏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屈原文化精神绽放时代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