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刘欣怡)5月10日,以“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为主题的第六届中韩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来自韩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国立木浦大学、国立庆尚大学、建国大学,以及中国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11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中韩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交流。
开幕式上,厦门大学副校长吴超鹏,韩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院长姜信俊,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张异宾分别致辞。
吴超鹏表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它科学解释世界的思想穿透力和指导改造世界的理论引领力。当代资本主义虽历经技术革命与全球化浪潮的重塑,但其根本性矛盾并未消解。这要求理论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重新审视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为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姜信俊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在韩国的传播历程,着重介绍第二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韩文版)的编译出版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韩国学界在马克思主义文献编译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与主要经验,展望韩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现场 会议承办方/供图
张异宾介绍了中国学界关于资本主义批判的最新成果,回顾“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的创建历程及学术贡献,强调该论坛作为国际学术平台在构建跨国界对话机制、深化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会议主旨演讲环节,两国专家学者围绕第二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与马克思文献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阐释、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议题涵盖面广、讨论角度多元,为深化经典理论与前沿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新视野。
面对当代资本形态的深度裂变,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互文性研究,已然成为中韩学界展开跨语境批判性对话的思想枢纽。与会学者表示,本次研讨会以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理论坐标审视21世纪资本主义的复杂症候,“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新生命力的共同求证,更是对东亚现代化道路等重大命题的协同探索。
会议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韩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和南京大学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承办。
与会专家合影 会议承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