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

2024-11-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其思想素质与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锻造一支政治素养高、师德师风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对深化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师德高尚:教师之魂 

  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弘扬教育家精神,就是要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师德师风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也是达成教育强国目标的根本保障。要实施铸魂强师行动,从制度层面确保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性。首先,要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严格考察把关;其次,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导师遴选、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最后,要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及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清单。 

  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坚决抵制损害党中央权威、国家利益的言行;严格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自觉捍卫教师职业尊严;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形象得体、言行雅正。通过加强科研诚信与优良教风学风建设,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 

  业务精湛:教师之本

  教书育人能力是评判一名高校教师业务是否精湛的根本标准。育人必先育己,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是教育持续成功的根本保障。强化高层次教师培养,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推动高校将博士后作为教师重要来源;健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提升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从根本上增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教师学科能力素养提升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抓手。要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一是要推动相关高校优化课程设置,精选课程内容,夯实师范生的学科基础;二是支持高校教师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开展跨学科学习与研究,加强学科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这些措施,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学科素养。 

  数字化转型是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推动教师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着眼未来培养人才的长远目标谋划师资建设。这就要求高校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 

  结构合理:教育之基 

  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是实现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和管理机制,推动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协调发展。为实现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的目标,首先要完善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招聘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其次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和岗位管理改革,优化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和职称评聘机制。同时,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力度,推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要优化师范院校和专业设置布局以及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等措施。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区域性、结构性师资紧缺问题,要特别加强紧缺领域师资培养。包括加强英才教育师资培养、强化紧缺领域师资培养等。通过加大投入、优化政策、创新机制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高校教师的整体结构和资源配置。 

  充满活力:教育之风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政府、学校、社会是教育事业的共同参与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各级各类学校要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基础性工作来抓;社会各界要广泛参与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激发教师队伍的内在活力。包括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加强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帮助教师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加强教师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促进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等。通过这些措施,激发高校教师队伍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新常态。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和能力提升工作;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机制;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为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只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新时代教育强国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巫孝君,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兰丙申,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方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