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中国视角的地区主义创新研究

——第四届比较地区主义圆桌论坛暨“地区主义创新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4-04-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4月20日,第四届比较地区主义圆桌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外交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比较地区主义与区域国别研究领域专家学者30余人,聚焦围绕地区主义理论创新、地区主义比较研究、区域议题与区域治理、区域国别问题研究展开深入研讨。

专家合照

  区域问题研究是当今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区域运动具有很长的历史,由诸多研究成果。二战以后区域运动得到新的发展,地区主义也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区域运动的全球化,比较地区主义研究应运而生。在国内,比较区域主义学术圈已初步形成。“比较地区主义圆桌论坛”自创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充分彰显了其学术生命力、影响力和组织力。论坛始终坚持“纯学术、舒适度、灵活性、非正式”的办会原则,致力于推动地区主义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在本届年会上,论坛全面展示了地区主义研究在理论方法、地区秩序、地区治理和地区制度四个维度的丰富成果,体现了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在全球化问题日益突显的背景下,比较地区主义研究为中国学界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角度,有助于全面把握世界各地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圆桌论坛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分析方法,对当前国际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些讨论不仅具有理论深度,还提供实践指导,对于理解和应对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讨论不仅深入剖析了区域治理中的多维挑战,还展示了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特动态,也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全球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策略。不仅如此,论坛通过深入探讨地区主义研究的内涵与特性,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路径。特别是从中国视角出发,强调地区主义研究与区域国别研究的整合与融合,彰显了比较地区主义研究具有的全球导向、广泛比较、治理核心、学科兼容等独特魅力。本次圆桌论坛的成功举办深化了学术界对比较地区主义的认识,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论坛第一议程围绕“地区主义理论创新”展开讨论,由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主持。与会学者集中探讨地区主义理论创新与区域国别学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地区主义理论创新需紧密结合具体的区域国别研究,通过对特定国家和区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框架,为理解地区主义在当前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多维度视角。

  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秦亚青讨论了世界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对国际关系治理措施的影响,包括霸权、欧洲协调、多边主义等,以及区域治理作为全球治理的组成部分,他强调平等参与和协商控制的重要性,并表示地区治理在应对全球挑战中的作用和多元性。

  复旦大学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晓讨论了社会科学理论的来源,批判了科学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以及比较地区主义的重要性。他认为社会科学理论应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批判了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简单应用于社会科学的科学主义倾向,并指出深入的实证研究和比较地区主义对于理论发展的重要性。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讲席教授郝雨凡讨论了当前全球化趋势放缓和逆全球化现象,以及地区化现象的兴起,包括国家间合作和竞争的新逻辑,产业链重构,以及区域主义对全球化挑战的应对,同时也提出对区域主义未来方向的思考。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耿协峰讨论了中国在“全球南方”地区间合作中增进互信的政策支点,包括对中国与全球南方合作的政策实践的概述、增进互信的重要性、以及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旨在通过增进互信来巩固南南合作的基础,重建国际新秩序。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邢瑞磊讨论了国际区域主义与区域国别学之间的理论融合,探讨了国际区域概念的定义和理解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理论创新和概念辨析来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包括对国家、地区、区域和国际地区等概念的家族相似性分析,以及对现代国家理性规则的反思和批判。

  第二议程围绕“地区主义比较研究”进行探讨,由邢瑞磊主持。本议程涉及从欧洲到亚洲的多个重要地区主义议题,参与学者从理论到实践、从安全到环境政策的多维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发言者不仅分析了区域合作的现状和挑战,也对如何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提出新思路。本议程分析了当前国际关系中地区主义的多样化面貌和发展趋势,为比较地区主义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王志讨论了从空间理论视角对欧亚区域建构的分析,强调区域构建如何通过地理和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形成独特的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赵晨探讨了欧洲一体化的最新理论与实践进展,涵盖一体化过程中的新策略和挑战,突出欧洲如何应对当前的多元化问题。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教研室主任牛丹丹专注于欧洲安全地区主义,以欧盟和北约为例,分析安全合作与地区安全机制的发展。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何樱灏论述欧盟气候政策的演进,特别是从权威空间的视角审视政策变迁,揭示环保政策对区域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

  郭延军研究中国与东盟的发展伙伴关系及其对地区意义的贡献,强调在现有的地缘政治框架之外寻求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外交学院副教授徐亮提出对“南亚边缘国家”“环印度周边国家”和“小南亚”等术语的学理分析,探讨这些概念在国际政治语境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第三议程围绕“区域议题与区域治理”进行讨论,由王志主持。各位学者从中国、欧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和太平洋地带等地理范围出发,探讨区域主义在不同地带的差异化发展表征与独特的内在逻辑意涵。发言者们结合历史的动态视角,讲述区域主义的发展演化路径和起伏波动,为深化与会者对区域主义的理解提供多元视角和认知材料。同时,与会嘉宾结合时代特征和国际热点问题,研讨后疫情时代的特征和乌克兰危机的升级对区域合作治理的影响和挑战,为探究新时代下的区域外交合作和区域环境治理提供了丰富、深入、独到的见解。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赵思洋聚焦近代中国知识生产和国际政治空间的表征,化抽象为具体,讲述近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区域观念形成的过程,突出中国视角下的天下观和世界区域理念认知。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勇慧从乌克兰危机出发,探究危机升级后欧亚地区区域合作与治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为区域合作治理的新探索提供了创新性思路借鉴。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云以东南亚为例,结合历史演化的动态视角,重点讲述国际次区域治理的发展路径及相应的协进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国别区域研究所副所长陈晓晨重点探究“蓝色太平洋”地带在“后疫情时代”呈现出的变化表征与内涵,关注太平洋地区主义的最新时代发展动向。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范磊从东盟地区治理的优势议题和制度话语构建与发展角度进行重点讲述,分析东盟地区治理方案的演化蜕变,揭示其意蕴内涵与背后的发展逻辑。

  第四议程围绕“区域议题与区域治理”主题展开讨论,由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杨延龙主持。专家发言涵盖从日本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历史演变,到波兰政党政治的复杂性,再到印度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布局,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如何面对挑战等多个层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李成日探讨了日本对朝鲜半岛研究的演变和特征,强调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对日本朝鲜半岛政策的重要性,并表示日本智库在该领域的研究对理解日本政府政策和促进我国外交与安保智库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姬文刚深入分析波兰政党政治的演变,表示波兰的多党议会民主制度下,政党政治的底色和实践特色相结合,形成了多重性叙事和多向性趋势,强调了宪法权威、议会活动和民主选举方法作为波兰政治共识的不可逆性,并预测波兰政党政治将基于民族利益,围绕两大力量中心和其他政党力量,以及选民基础的固定化和政治思潮的复杂性继续发展。分析印度在“印太”地区对外援助三方合作的新动向,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艳晓强调印度在莫迪政府领导下追求成为全球领导大国的战略目标,以及在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印度外交战略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对实现国家快速崛起的挑战,同时呼吁印度超越地缘政治限制,与中国合作,促进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确定性。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魏涵深入探讨印度区域研究中的殖民遗产及其超越问题,分析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的破坏性影响,以及殖民遗留给印度带来的当前困境,包括社会矛盾的加剧、治理难题以及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战略利用,同时也强调印度历史中独立于西方的国际体系存在,以及对跨国公司在国际交往中作用的审慎态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王聪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全球再配置的影响。

  潍坊学院RCEP研究中心教授杨光明强调了山东省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在与RCEP成员国合作中的巨大潜力,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参与策略,旨在通过RCEP平台优化合作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双循环战略的顺利实施。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