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3-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战略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运用系统性思维、创新性思维、风险性思维、前瞻性思维,自觉地协调好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关系、人的能动性与人的受动性的关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关系、制度设立与制度执行的关系、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与美丽世界建设的关系。 (阅读原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中国”和“如何建设美丽中国”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把美丽中国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之中,系统论述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中国建设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目标及其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是我国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阅读原文)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美丽中国的鲜亮底色,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恪守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又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映照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奠定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工程。 (阅读原文)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美丽中国;生态环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