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青春季】百年征程荣辱与共 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2022-05-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5月10日上午,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伊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文明的高度,强调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逢的悲怆历史,以及青年力量如何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总结了中国共青团建团百年以来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殷殷寄语,希望广大青年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始终团结在党的周围,沿着先辈们开辟的革命道路,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质。在讲话的结尾,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所做的题词,号召当代中国青年,继续保持先进性,涌现出更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己力的先锋分子。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寓意深邃,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社科学子,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起点,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受到深刻的思想启示。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明辨尚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一切旧有的价值和秩序在外来的坚船利炮中被轰毁殆尽。伴随着五四运动中青年们的奔走呼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幕徐徐拉开,马克思主义也在人民群众中开始得到广泛传播。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帮助国人重新定义和发现价值。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青年运动也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焕发出了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主心骨,带领广大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而理想信念,正是这一转变发生的枢纽和关键。将理想信念熔铸于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听党话、跟党走,是一个社科学子的必备素质。

  二是要加强理论修养、笃学慎思,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

  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开创革命事业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革命者和理论家。他们在艰难的求索中为民族寻找出路、为国家谋划未来。他们身上所凝聚的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理想,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信念,以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开明豁达。在漫漫征程中,革命者们用无数的奉献和汗水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伟大的中国人民赢得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在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之后构筑起一片思想上的高地,为当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示范和启迪。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正是在广大仁人志士和知识青年的推动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青年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急先锋和先遣队的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当下社科学子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过程中不断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三是要勇于自我革命、追求进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青年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够感时代之先声,发时代之强音,如花草吸收阳光雨露般吸收知识,在时代的转型过程中播撒光热、畅思未来。青年是新生、是光明、是希望,是实现突破和超越的进步力量。在历史的波涛长河里,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是青年,痛定思痛失无所失的是青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亦是青年。纵观个人的成长历程,唯有依赖自我革命,方能不断奋发出追求进步的巨大力量。在自我革命的过程中,既要追求改革创新,亦要做到从严从实,实现改革创新需要解放思想和锐意进取,要求青年提高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而从严从实所指向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迈进的过程,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耐力和定力,两者结合构成一个青年提升自我修养的必经之路。随着时间的积淀,青年终将成为一个民族崛起过程中的中坚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保持青春特质的党,是永远值得青年人信赖和追随的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用奋斗浇灌青春之花,用党性传递革命薪火。中国青年,时刻准备着!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革命薪火;理想信念;理论修养;自我革命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