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构建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生态

2025-08-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数字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带来的新产品与新服务,提升了市场配置生产与消费要素的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这样的革命性进展也催生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多种形式的数字经济,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重塑了就业形态、社会角色、生产组织,甚至也正在重构社会关系结构与社会治理形态。社会科学研究者借助扎实的实地调查,可以详细地描述新就业群体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揭示他们的困难与希望,并探讨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融入更宏大社会体系的未来可能。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12_5910316.shtml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迅速壮大,构成了城市新型劳动力结构的重要支柱。根据2023年全国职工状况调查,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他们正以新的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重塑城市劳动结构,也重构着城市治理的边界与劳动研究的内容。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12_5910317.shtml

  伴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备受关注。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两个共识,其一是新就业形态具有灵活就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特征,发挥“就业蓄水池”作用,在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紧迫性和必要性;其二是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合理确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休息休假、职业安全健康等劳动条件标准,应当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主要方向。

  阅读原文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8/t20250812_5910318.shtml

【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