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谱写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2023-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民族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更加凸显出其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的重要性。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继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低碳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各族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谱写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第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是正确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首先,要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刻认识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迫切要求,充分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引导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树立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学习宣传,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群众中入脑入心入行;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各族群众真正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其次,要加强民族地区农村生态环保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以省本级为突破口,在机构编制总量和机构限额内调剂互补,设立独立农村生态环境处室,充实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队伍,提升民族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扩大农村生态环保人才教育培训覆盖面并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加强年度培训计划管理,紧紧围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重点领域,面向基层农村生态环保人员每年安排适量培训班次,以提高农村生态环保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此外,还要将系统观念贯穿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系统思维,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多重目标中,寻求探索最佳平衡点,在绿色转型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持续加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是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有328个县(旗)位于2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涵盖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4种类型,占区域总面积的48.5%。这些地区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是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一方面,要从更好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出发,立足民族地区各生态系统自身条件,遵循“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宜沙则沙”的原则,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加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步伐;另一方面,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完整性,以江河湖流域、山体山脉等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结合民族地区行政区域划分,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二是要护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民族地区作为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天山山脉、内蒙古高原等均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域,要将具有涵养水源、大气调节、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的江河源头、水源涵养区、冰川雪山和动植物栖息地整体划入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体现出森林、湿地、草原、水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要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开展高等植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等调查与生物完整性评估,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三是要守好民族地区环境质量底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从民族地区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持续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要全面开展水环境污染防治、水生态空间管控、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利保障水平提升等工程,不断强化重要涵养区、重要江河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保护;要在黄河、长江等重要流域开展“清废”行动,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持续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加大对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力度。

  第三,建立健全长效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生态保护权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我国民族地区大部分是生态脆弱区,破解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矛盾,关键在于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民族地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使补偿措施多样化灵活化,并确保其落到实处。其次,要完善生态环境考核机制,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纳入绿色发展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领导干部生态资源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再次,要增强各族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对群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普及教育,并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使其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维持生态安全、保持生态功能的建设。最后,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方面,要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供长效坚实的保障。通过积极打造森林银行、湿地银行、水银行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平台,让更多生态资源价值“看得见”“摸得着”,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资源的生产与消费当中,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对生态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盘活生态资源。通过搭建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平台,对生态资源生产要素进行市场化配置,引进整合社会资本,全力打造生态产品全产业链,塑造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公用品牌,突出原产地生态优势,促进生态价值经济溢价,走出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第四,积极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如西藏的太阳能资源居全国第一,甘肃、新疆、内蒙古的风能,云南的水电等清洁能源储量均居于全国前列,拥有以清洁能源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天条件,具备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特殊优势,同时又处于对气候变化较敏感的区域,在国家气候屏障和生态屏障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要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有力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大力提升能源多元化供应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并加强清洁能源发展政策支持、平台建设、技术力量、专业队伍等各方面支撑,为推动民族地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不断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转化应用能力,形成清洁能源技术创新转化体系,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能源大数据、智能化快速发展,提升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使民族地区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和产业支撑。生态文化旅游是民族地区绿色崛起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要依托其生态资源优势、独特自然地理景观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着力推进以民族生态为底色的融合型产业发展。要将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融入到旅游产业中,打造集山水观光与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村,利用传统文化的品牌优势,不断丰富生态旅游内涵,从而延伸绿色产业链条;要围绕“城在森林中、水在城中绕、家在花园里”的理念,充分提炼和融合“现代、山水、民族”三大元素,建设城景一体、独具风格的民族民俗生态城,并要依托高山、森林等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山地运动、野营体验、度假疗养、亚健康调理、养老保健等“旅游+康养”业态,打造民族地区生态康养旅游品牌;要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推动“数字+”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引进懂文化、懂技术、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进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在生态文化旅游领域中的创新应用,让生态赋能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