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

2025-05-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上海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5月10日,“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此次活动也是“东方青年学人沙龙”2025年的第四期。

  学术界正致力于突破西方范式束缚,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表示,学术研究亟须在方法论上进行革新。一是研究应立足中国现实,从鲜活实践中提炼原创理论,避免简单套用西方范式解释中国问题。二是“以中国为方法”构建分析框架,基于本土实践创新理论范式。三是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将有限学术资源集中投向中国式现代化等时代命题,避免碎片化研究倾向。四是注重研究的情感维度,优秀成果应体现对时代课题的深切关怀,彰显学术研究的价值追求。

  系统总结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是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的关键发力点。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洋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实践中,系统总结了一系列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持续激发理论创造活力,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具体研究中,要高度重视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理论的基础性作用,以此为基石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工作。

  “党的创新理论从结构上看,主要由概念、范畴和命题构成。”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顺认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原创标识性概念是“点”,重要范畴是“线”,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关键命题则是“面”。要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努力把握关键命题这一“面”,将其作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的重要向度。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领悟和践行“点线面”系统集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总“体”。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思想理论战线》主编张明之表示,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要推进理论要素的有效整合,构建包含核心概念、思想理念、重大命题和方法论的完整理论体系,明确与其他理论的关系。同时,要优化结构塑造,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为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理论指导为特色的三层结构。此外,要关注范式变革,以世界眼光与前瞻思维,从整体性、规律性视角厘清数字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话语建构、对话传播和认知塑造等关键因素。

  与会学者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面临着体系化、学理化、大众化阐释的重要任务,青年学者应主动突破思维定式,在理论创新中展现历史主动精神,以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理论为使命,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学术篇章。

  活动由中共上海东方青年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韩卓吾(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