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史研究中,我们应该抵制两种严重的错误倾向。一是虚无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史实,抹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二是无视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鼓吹或刻意夸大美英等国在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中的作用,严重干扰部分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历史记忆与抗战认识。加快构建抗战史学科“三大体系”,建构抗战史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牢牢把稳抗战史研究的方向。(阅读原文)
中国学术界的抗战史需要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同时,积极纳入全球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史学叙事,全方位揭示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对全球民族解放运动的范式意义。当西方学者开始承认“中国还成为了另一个典范,即作为一个非欧洲的民族国家,它成功地倡导了反帝国主义的理念——这不仅仅针对日本,还包括英国”,我们更需要向世界证明:中国战场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东方主战场,更是塑造现代世界文明秩序的精神高地。(阅读原文)
九一八事变是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端,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其历史意义和世界影响不容忽视。近年来,学术界对九一八事变的研究持续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如何突破传统研究范式,拓展国际视野,创新研究方法,成为当前学术界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从国际化和全球化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事件,客观评价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定位,深入探讨它带给人类社会的深刻启示,对于构建和平发展的国际秩序具有重要价值。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