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韩喜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2023-10-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韩喜平

  问题索引: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为深入理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的内涵要义,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了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韩喜平。

 

  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怎样的内涵要义?

  韩喜平: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下,不断调整从传统社会中继承下来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制度规范、教育内容方法等,逐渐形成新的教育形态、特征的发展过程。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与发展,以培养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又能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新人为己任。因此,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

  第一,教育现代化赋予“人才输出”之能。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技术进步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愈加突出,人才对生产实践的价值愈加明显。所以,当代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数以亿计的人才来支撑,需要大量的科学家队伍与工程师队伍带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人施加特定的影响,提高人的素质能力。所以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忽视教育对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价值意义。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将教育现代化定位为未来发展阶段的目标。“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正是今天坐在课堂上的学生。教育培养人才的周期性规律决定了教育事业布局要有前瞻性,能否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教育现代化赋予“科技创造”之能。农业文明表现为生产经验、技术知识的代际积累,而以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昭示了现代社会科学是引领技术变革、企业发展的根本要素。当今科技发展模式已由从生产活动中总结技术再凝练成科学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由科学带动技术直接作用于生产实践的现代模式。而现代大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中心,更是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跨界合作等方面引领科技的进步。因此,教育对科学的传授与发扬理应走到生产的前面,成为联系科技和生产的中介以及科技进步的推动力。高校更是在知识创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中集结了一流的科研力量,以大规模的高素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自然科学领域,高校以发表高水平论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方式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为国家输出多项科研成果,带动科学知识的创新。

  第三,教育现代化赋予“认知转变”之能。教育实践包含转变人的认知这一功能,通过深化人对现代化的认识,推动全民族对国家现代化形成共识。首先,教育能够引导人树立正确的政治认识。教育的目的性使其被打上意识形态属性,在阶级社会中成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活动。我国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要为其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教育能够引导人形成积极的奋斗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干出来的,社会建设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教育通过讲授英雄人物的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涵养人积极进取的意识,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在提高人民素质能力的同时,正确引导人民的思想、激发人民的奋进力量。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的人民,这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最后,教育能够引导人形成对现代化内涵的正确理解。建设现代化强国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诸多要求要分轻重缓急,有序解决。发展教育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理性素养和认识水平,促使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目标与过程、路径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在稳步发展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发展教育有利于帮助人们深刻体会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和路径指向,将个人奋斗融入实现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之中,通过接续奋斗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进而有助于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第四,教育现代化赋予“社会公平”之能。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要求现代化建设要追求社会公平,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需要保证的最基础的公平,也是推动社会公平的重要动力。促进教育公平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营造出公平的社会环境。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人们通过受教育的方式缩小个人先天发展条件的差距,教育投资与工资回报的正相关性使得教育成为决定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教育公平不仅能为每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提供均衡的“赋值”机会,而且能够在不拉低任何人收入的情况下,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新的收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推动教育公平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市场越大,获利的机会越多。教育作为增强社会流动性的重要方式,为广大人民提高发展能力创造了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特别是国家针对低收入群体所提供的专业技能教育,通过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降低因智返贫的概率;同时,教育现代化发展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拉动社会消费提供潜在可能,有助于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考虑到教育投资回报的延时性与人才培养的周期性,教育现代化建设需要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政策,充分发挥教育在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教育现代化深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方法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方法路径有哪些?

  韩喜平:教育事业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影响着整体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党的十九大重点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旨在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国家富强的教育。因此,要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优化教育结构,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树立好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进而才能对教育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的现代化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教育理念的发展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发展注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必须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事业,形成在指导思想上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理念,这是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现代化。在宏观价值方向的引导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理念,提高教育体制机制与社会发展、人民需要之间的契合度,优化教育事业管理的能力水平,不断增强人民对教育的获得感,将人民满意作为评价教育实践的指针,切实推进教育公平,解决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在具体教育理念的建设方面,要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的八大“更加”理念为指向,发展“五育并举”的全面教育思想,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现代化建设实践,通过改革学校教育中的应试取向,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既注重全体人民素质的提高,也要兼顾好个人素养的培育。

  第二,打造以终身教育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结构。教育结构的现代化发展是教育制度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通过教育组织机构和相应方针政策的现代化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构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教育结构体系是时代要求,所以必须更加注重全民的终身发展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打造学习型社会以丰富教育结构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这需要大力推进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内容、教育资源整合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建成能够为个体一生提供接续教育的开放性教育体系,而终身教育的构建重点是公平公正地保障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权。一方面,继续推进体制内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抓好各层级、各学段、各类型的学校教学,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整合、学校管理工作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充分提高体制外教育的丰富性、科学性。社会各领域应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好线上线下的空间场域,联动起全国各地优秀的教育资源,构建畅通、连续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受教育机会,在社会上营造出一种全民学习的好风气,在优化广大人民受教育层次的过程中提升个人能力,推动社会公平。

  第三,以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教育改革。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首先,要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深化党建工作,在教育系统中确保落实党的各项要求,落实党对办学方向的指引,坚持党对教育改革发展、人才干部任免等的统一领导,维护好党中央的绝对权威。其次,将依法治教与依法执教向纵深推进。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点。通过完善教育立法、规范教育执法、强化法治宣传等手段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制体系、提高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障。最后,持续深化教育办学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关于教育职责权限的问题,规范多元化的办学主体,深化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办学格局,将学校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作为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通过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新型“政校社”合作关系,鼓励、推动社会各方群体参与教育治理的常态化工作。

  第四,加强教育方式方法的智能化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正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全面智能化已经成为时代趋势,这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全面建设智能化校园成为推进的重点。各级学校的管理者与一线教师必须改变思维定式,教师队伍培训内容中要涉及人工智能教育培训,保证各级教师熟练使用新兴教学设施、设备,促进教育内容的更新与手段方式的创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将个性化培养与制度化教育统一起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做好各项教育数据的统筹与监测,进而整合、更新各地区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教育现代化也涉及对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时代转型的问题,即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要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及时调整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手段,打破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方式,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更新课程呈现方式,并且要引导学生认知信息化的价值,从而真正变革人头脑中深层次的思维定式,确保人民群众能正确地树立现代价值观念、拥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网: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加快”二字有何深意?

  韩喜平:一方面,“加快”体现了教育现代化建设在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从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中国家在按照西方模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是基础理论不尽科学。近代以来,西方理论家们以“理性经济人”为基本假定构建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带有鲜明的资本逻辑特征,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造成了世界发展体系的不平衡。因此,辨别西方新自由主义等思潮成为教育现代化要面对的问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社会生产变革的重要动力,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不断崛起,科技革命意味着既定的学科与知识需要交叉重组。

  因此,数字革命能否在科技上获得突破,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成功实现赶超,关键取决于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从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来看,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人们逐步意识到科技创新对增强国家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巨大影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意味着人与社会的发展皆面临转型,即由依赖发展速率向依靠发展质量转变。历史的转型期,尤其需要通过教育发展的转型带动人才质量规格的转型,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另一方面,“加快”体现了教育现代化建设在当下同样面临重大挑战。教育发展的转型关涉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发展利益。截至2021年,全国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这代表着当今教育事业承载着数以亿万计家庭的希望。所以,教育牵涉到社会的各方各面,涉及人口规模最大国家的人民能否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基础的起点相对落后,导致各项人均指标与教育强国要求之间仍存在差距。在现实发展中,教育仍然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首先,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有待提高。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530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常年维持在4%以上。但是,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略低于发达经济体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例,“尤其是OECD国家总体的教育总投入GDP占比(2012年以后无可用数据)近年来一直稳定在6%以上”。我国的教育总体水平,尤其是人口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其次,区域间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目前,我国东西部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中,广东省为3537.82亿元,宁夏回族自治区为207.22亿元,青海省为218.01亿元,广东省的教育经费分别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的17.07倍、16.22倍。我国城乡间教育经费差距也呈现出扩大趋势。近年来,城乡小学、中学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差距不断拉大,教育环境与教学设备存在质的区别,各地区在师资水平、录取人数等方面也存在差距,优质教育资源明显向城市倾斜,这些导致了我国区域间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平等。

  最后,人才培养模式偏差不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由于各阶段教育培养较多进行知识教育,较少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缺乏适应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必备素质,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较好胜任工作,不适应社会岗位的更新变化,进而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优化教育政策选择,稳步增加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教育的总体水平,即提高广大人民受教育层次和受教育质量,公平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保障低收入群体受教育的机会,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低收入群体适应社会发展。

  本网记者钟义见 采访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