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楠 通讯员余小乔)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近日在京发布《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报告(2023—2024)》。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水平继续优化,呈现“总体向好、结构分化”态势。
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排名TOP10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南京、杭州、武汉、无锡、成都、宁波、常州和重庆。而江苏、湖北和四川是除直辖市外领跑长江经济带下、中、上游的三大省份。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表示,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是新时代解决区域发展难题的关键理念,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既蕴含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想与战略之中,也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思想的有益补充。“区域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构成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原名誉院长范恒山提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目前所提区域发展战略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个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意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原总经济师陈文玲提出,长江经济带应成为我国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战略支点、战略腹地。建议团队在后续研究中强化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有效对接。
会议由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