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2025-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毋庸置疑,自从贝尔与克里斯托尔的《经济理论的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以来,意识到经济理论本身存在问题的学者日益增多。而梳理经济理论或思想的发展脉络是理论创新的准备,《经济学的演化模式:分类与评析》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只不过,该论文仅仅对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又按照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倒推了一部分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这样的努力对解决问题的理论创新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全文阅读 

  近些年来,“叙事”一词在经济学文献中出现的频率逐渐上升,叙事被越来越多地引入经济学研究。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做了题为“叙事经济学”的美国经济学会(AEA)主席演讲,该演讲随后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并在2019年扩展成同名畅销书《叙事经济学》出版。无独有偶,2013年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所做的美国经济学会主席演讲的题目为“货币政策是否重要:35年后的叙事方法”,同样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全文阅读 

  在人类社会中,利他行为是一种广泛存在且极为重要的现象。无论是捐赠金钱给慈善机构,帮助陌生人过马路,还是志愿参与社区服务,这些不求回报的善举无处不在。利他行为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合作,还帮助个体和群体在危急时刻共渡难关。然而,这种行为也引发了科学家的深刻思考:为什么人类会选择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人?这种看似与“生存竞争”相悖的行为,又是如何通过演化得以保留的?全文阅读 

【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