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

2025-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张薇)8月18日,广州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2025年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发布现场

  蓝皮书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与广州市统计局、中共广州市委政研室等共同主持研创,汇集了广州市科研团体、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诸多经济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经济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

  广州经济体现高质量发展典型特征

  蓝皮书显示,2024年,广州市经济运行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深水区,增速回落与结构演进同步发生,经济进入再平衡调整期。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增强、内需恢复乏力、传统产业调整阵痛等多重压力,广州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努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1032.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在全国主要一线城市中保持相对稳定。从总体态势来看,广州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承压、结构趋优、动能转换、韧性显现”的综合特征,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优化至1.08%、25.26%73. 66%,服务主导型经济体系稳步成形,体现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

  2025年是广州迈向新质生产力主导阶段的关键窗口期,经济运行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内生动力培育,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呈现温和回升态势。同时,面对当前实体经济结构性压力持续积聚、有效需求扩张动力不足等一系列制约经济潜能释放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结构性、体制性、趋势性问题,蓝皮书课题组建议广州在2025年聚焦制造业重构、枢纽功能强化、消费提振、投资破局、招商提效五大维度,以结构调整为导向加快推动制造业系统性重塑,以要素集成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大力提升枢纽型经济组织能力,以有效需求扩张为支点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内生动能,以项目牵引为核心加快投资动能和发展空间扩展,以精准招商为抓手全面增强新兴产业集聚力和平台承载力,以企业梯度培育为重点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微观基础。

  广州外贸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蓝皮书报告

  蓝皮书指出,2024年广州持续推进稳外贸工作,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多措并举出实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产业升级,培育发展外贸新业态,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推进通关、税务、外汇、金融等监管创新,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举措,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复苏趋缓、国际贸易保护加剧、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市场有效需求和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等国内外复杂形势,继续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发展韧性不断增强,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

  数据显示,广州市商品进出口总值2021—2024年连续4年实现超万亿元的体量,2024年达到11238.38亿元,同比增长3.0%。2014—2024年,广州对外贸易体量基本保持稳中有增的趋势,2024年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分别是2014年的1.4倍、1.6倍和1.2倍。2024 年广州贸易顺差2772.59亿元,比上年增加682.56亿元。

  加快构建广州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在全球氢能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氢能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关键支持。蓝皮书提出,全球氢能产业加速演进,未来十年将步入“ 氢时代 ”战略窗口期。广州作为华南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和制造业重镇,广州氢能产业基础扎实、潜力巨大,具备新赛道突破赶超的现实可能与战略空间。近年来广州在氢能领域快速发展,成功打造了多个示范性项目,如氢能走廊、冷链运输体系、氢能公交车、氢能渣土车、氢能搅拌车示范、“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备用基站等。这些项目有力推动了氢能与燃料电池应用的商业化进程,为广州及周边地区的氢能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过,蓝皮书课题组也提出,广州氢能产业发展基础扎实, 但面临供需错位和供应链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区域配置不均、产业布局失调等挑战。为此建议广州在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布局优化和强化区域协同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氢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构建生态绿色产业集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