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歌副文本研究》
作者:巫洪亮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诗歌副文本资料沉淀着丰富的诗歌细节,交织着复杂的政治文化脉络,尘封着许多有待发掘的诗坛往事。本书主要以1949-1966年诗歌副文本为研究对象,触摸当代诗歌生产、传播和接受的历史现场,从另一维度考察当代诗歌大众化的动力机制,探究意识形态嵌入诗歌副文本的复杂多元方式,辨析诗歌正副文本的多维组合所构建的大众化言像系统、传播系统和阐释系统,重审当代诗歌演进历程中的独异现象与复杂问题。
作者简介:
巫洪亮(1978-),福建龙岩人,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后。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和“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研究。曾在《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北京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著有《文学重构与路向选择:中国当代诗歌现象研究(1949-1966)》,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福建省社科普及项目1项,参编教材1部。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当代诗集序跋研究
第一节 当代诗选序跋与诗歌“二次传播”
第二节 当代诗集序跋与诗歌“倡懂”阅读现象
第三节 当代诗集序跋的言者身份与话语修辞
第四节 当代朗诵诗经典沉浮及朗诵诗选编纂难题
——以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章 当代诗集广告研究
第一节 当代時集广告形式与推送方式
第二节 当代诗集广告与诗歌形象的修复及重构
第三节 当代诗集命名与诗歌“辨识度”传播
第三章 当代诗刊副文本研究
第一节 《大众诗歌》与新中国成立初期诗刊话语转型
第二节《人民诗歌》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话语”的建构
第三节《诗刊》“编后记”与编者话语的修辞建构
第四章 当代诗歌与图像关联研究
第一节 当代诗歌传播中的诗画互文现象
第二节《群众诗画》与当代通俗文艺报刊的沉浮
第三节《群众诗画》与当代政治文化的诗画互文传播
第五章 当代诗人日记、书信、自传研究
——以郭小川为个案
第一节 郭小川情书与情诗的互文性解读
第二节 郭小川诗歌困境与当代诗歌批评生态
第三节 “戏迷”郭小川及其诗歌戏剧与戏曲化追求
主要参考文献
序 言
2021年12月31日,洪亮通过微信发来短信,希望我为他即将出版的专著《中国当代诗歌副文本研究》写几句话,我第一时间答应了。因为杂事缠身,天天忙于开会和写材料,我一拖拖了两个多月,才有空阅读书稿。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一行行文字,我的脑海里总会闪现洪亮朴实的身影。洪亮出生于福建永定的一个客家山村,为人忠厚,做事踏实,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2001年从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到龙岩师专外语系担任辅导员。工作两年后,他于2003年考入福建师大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回到龙岩学院任教。又过了两年,他精进不已,于2008年考入福建师大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按期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6月,他进入南京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我是他的合作导师。2016年年底,我调离南大,他的合作导师改为沈卫威教授。我的老家上杭和永定相邻,两地的风土人情颇为相近。本科毕业后,我自己也在龙岩这座山城工作了一段时间。在洪亮的周围,有我的一些亲戚、同学和朋友,所以每次见到他,都觉得很亲切。现在会有一些身边的人将洪亮视为成功人士,但他们并不了解洪亮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且,在一个日益功利化的大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看重的是世俗的名利,他们衡量学术价值的砝码是名位与金钱。洪亮从来没在我面前抱怨过什么,他总是以谦和的姿态面对世界,对一切都心怀感恩。我心里很清楚,他肯定时不时会有一种孤独感,因为洪亮走过的道路,我更早就走过。如果不是对读书和研究有持久的热情,学术的道路崎岖不平,很容易半途而废。有趣的是,一个人痴迷学术,放弃各种机会,往往是身边的亲友首先表示质疑。至于那些视你为怪物的目光或言论,见多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巫洪亮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福建省社科项目,在《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北京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在今天的学术环境中,对于一个偏居小城的地方高校的学者而言,要取得这样的学术成就有很高的难度。有不少大刊物在遴选稿件时会设置学术门槛,那就是先看作者所在单位的学术地位,一看是地方院校作者的来稿,就直接拒稿了。洪亮在自己的投稿经历中,肯定吃过很多的闭门羹,当然这种挫败并没有让洪亮感到气馁,而是激励他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用过硬的学术质量去打动学术期刊的编辑。
《中国当代诗歌副文本研究》是洪亮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我认为这部书稿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论从史出。洪亮有扎实的史料功夫,他持之以恒,孜孜矻矻,在当代诗歌史研究领域打了一口深井,就像石油钻探一样,先是以敏锐的问题意识,探明储油区块,然后注意方法,循序渐进。书中的论述言必有据,没有随意的发挥,从原始材料中提炼出学术观点。副文本是附属的文本,其价值很容易被忽略,常常被人视为可有可无的边角料。洪亮是一个精耕细作的有心人,从沙里淘金,从不同形式的当代诗歌副文本中发现种种问题,积沙成塔,串珠成链,还原出当代诗歌中被遮蔽的历史景观。他从细节入手,有些局部做得细致入微,就像是工笔细描。另一方面,他注意到了不同碎片之间的内在关联,观察到当代诗歌研究中的一些历史盲点,抓住一些被轻慢的历史线索,独辟蹊径,勾勒出当代诗歌发展的别样的脉络。
二是边缘突破。洪亮主持的另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百年中国朗诵诗与诗朗诵史料整理与研究”,他善于发现被学术界忽略的研究领域,经过长期的史料积累,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像诗集的序跋、诗集的广告、诗刊副文本、诗歌与图像的关系等研究对象,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以当代诗歌报刊为例,研究《诗刊》《星星》的成果颇丰,但很少有研究者提及《大众诗歌》《人民诗歌》《群众诗画》等报刊。对于一个生活在东南山城的学者而言,要获取或查阅这些资料,跟生活在学术中心的研究者相比,付出的辛劳要大得多。身处边缘的洪亮利用边缘材料,在边缘地带寻求突破。事实上,在当代诗歌副文本的背后,牵涉到副文本与正文本、当代诗歌的生产与传播、图文关系、作者编者与读者的多重互动。基于此,作者对当代诗歌副文本的研究不是静态的分析,而是在动态的框架中考察当代诗歌场、媒介场、社会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多样的、不同性质的场域或系统的交互作用处,因为某些因素或系统属性的差别和协合作用,导致场域或系统发生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边缘效应或周边效应。这部著作注意到了副文本在复杂的文本系统中的边缘效应 ,这是很有意味的发现。
三是守正创新。洪亮的研究路子很正,下足了笨功夫,没有走捷径,他的学问是慢慢地磨出来的。他长期研究当代诗歌史,依据的又是少人关注的副文本,在一个冷僻的研究领域自得其乐。按照常理推测,长期经营一片小的领地,视野容易受到限制。值得肯定的是,这部著作的学术视野开阔,在学术方法上也进行了自觉的探索,颇有新意。这部著作通过对新材料的挖掘与阐释,打捞起一些沉没了的诗坛往事,发掘了一些被遗忘的诗歌细节。洪亮综合运用文学、文献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学科的交叉与互动,寻找新的阐释路径,从原始材料中发现新的问题。他没有抱住史料不放,而是紧贴史料,在筛选、还原、阐释史料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史识。书中对意识形态嵌入诗歌副文本的多种方式的考察,对特殊年代诗歌创作、评论、编辑、宣传、阅读的独特方式的梳理,都不再是单线的、武断的阐释,而是在一个立体的、旋转的视域中呈现其丰富性与复杂性。总体来看,在当代诗歌的历史化进程中,这部专著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如果能够在细节梳理与宏观把握方面结合得更加紧密一些,论述会更有深度。
在我看来,这部著作标志着洪亮的学术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预测的是,洪亮未来的学术生涯依然寂寞,在寂寞中也会有发现和收获的喜悦,期待他在寂寞中发出更为灿烂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给那些有共同学术追求的学者带来温暖和启示。
黄发有
2022年3月9日于山东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