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为强化纪检监察法治研究,加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9月27日,“纪检监察法治与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理论研讨会暨上海市法学会纪检监察学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召开。
会议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喜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推动纪检监察学科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
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潘牧天教授主持开幕式。
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葛卫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国内法规学与纪检监察学,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新型学科,是上海政法学院重点布局的优势方向。上海政法学院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务衔接、特色发展、资源整合等方面为纪检监察学科高层次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分享前沿见解,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注入理论动能。
颁奖环节由上海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法学会纪检监察学研究会副会长刘长秋教授介绍本次论文评选过程,并宣布获奖名单。会议认为,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是新时代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发挥监察发挥、党内法规等各类法规制度在预防腐败、查处腐败、惩治腐败等方面的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把纪检监察工作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提升腐败惩治的有效性,必须推动反腐败方式的转型。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增科教授提出了腐败犯罪率逐渐下降、腐败相关党纪政务处分比率逐步下降、反腐败的成本和代价小于腐败的成本和代价等三项腐败惩治有效性的衡量标准。他认为,提高腐败惩治的有效性需要从处罚的严厉程度、查处概率、处罚的公平性和依法可变性三个方面努力,走上法治反腐的新轨道。
复旦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市法学会纪检监察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志刚认为,我国监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进一步深化、拓展、推进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在监察法规制定权、监察法规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的衔接、职务犯罪侦查权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他提出,进一步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我国的政党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和维护监察体制改革政治的绝对正当性,同时还必须坚持用法治思维思考和解读我们在职务犯罪监察中的现实问题。
党的自我革命不能只依靠某一方面的制度规范“单打独斗”,而应当发挥法律规范、党纪规范、政策规范、道德规范等“规范体系群”的整体作用和综合效应。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章研究中心主任周敬青认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由以宪法为统领的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以党章为统领的党内法规制度规范体系、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为统领的党的规范性文件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共同构建而成,这四个子规范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保障,共同促进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整体功效充分发挥。
党内法规是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依据。山东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朱福惠教授认为,构建反腐败党内法规体系,其一,需要制定专门的反腐败党内法规;其二,要整合目前党内法规中监督执纪的相关法规,通过备案审查形成内部协调一致的整体;其三,要制定党内反腐败制度建设、廉洁文化宣传与教育等法规,发挥党内法规的教育功能。
推动纪检监察学科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推动纪检监察学科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纪检监察理论创新与实践深化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立足实践需求,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纪检监察学院院长郭为禄教授表示,加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要跳出法学等传统学科的窠臼,立足实践,放眼全球,强化学科的系统性和独立性;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要发动集体力量,推动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还要重视学科的政治性与实践,尤其要加强学习实践基地建设。
构建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是加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山东省法学会党内法规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肖金明教授认为,构建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要不断强化学科对话质量,提升与实务界的沟通能力,加强与国外域外交流水平,优化纪检监察学学术学科生态;要保持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形成自主知识体系的合理结构;要以纪检监察价值论、实践论、制度论,塑成新时代纪检监察主体性理论框架和基础性学理体系。
苏州大学国家监察研究院院长、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李晓明教授认为,纪检监察人员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知识结构,一是要有高度的政治素养,要忠于人民、忠于党,具有高远的政治站位;二是要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三是要对包括明规则、潜规则等在内的公务系统运行模式有较为熟悉的了解。
高质量推进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既是构建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实践支撑,还是国际反腐败话语权构建的迫切需要。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许玉镇教授提出,要从强化政治引领,构建政德驱动的育人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打通实务通道;优化学科布局,加快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拓展全球视野,提升涉外素养等几个方面努力,高质量推进纪检监察人才培养。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田飞龙做会议总结。田飞龙提出,必须回应公权与私权边界这一法治文明原命题,才能对外输出可理解的中国方案。会议闭幕式由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党委书记王守芬主持。
会议由上海政法学院主办,上海市法学会纪检监察学研究会、上海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