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王广禄)10月16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社科联与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座谈会在南京举行。
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出席会议并讲话。她指出,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套植根中国大地、解读中国实践、引领中国未来的自主知识体系。近年来,江苏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自觉担当“走在前、做示范”光荣使命和“经济大省挑大梁”重大责任,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她强调,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入改革发展的前沿一线,从波澜壮阔的实践中,敏锐捕捉时代提出的“真问题”,研究提炼标识性概念、构建原创性理论,更好地服务推动国家发展、贡献人类知识宝库。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在致辞中表示,南京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两个结合”,将在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特别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上积极争做表率。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聚焦加快推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断形成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吴怀春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充分体现了江苏社科理论界和南京大学在理论创新上的先行意识与责任担当。站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牢牢扎根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强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协同创新,发挥好高水平大学主力军作用,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曲福田在主持总结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其丰富实践远超西方理论的解释范畴,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理论来阐释、引领和支撑。全省社科界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继续办好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的系列专题座谈会;全省高校、社科类学术社团及各类社科研究机构,要将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的生动实践,推出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康宁、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任保平、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冯淑怡等7位专家作主旨发言。
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社科联和南京大学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江苏省级经济类学会、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和有关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代表等参加会议。本次座谈会由省社科联、南京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具体组织承办。会议期间,同步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丛书”“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丛书”等系列成果。